-
你說我說
現(xiàn)今草原上的牛雖然也是毛色褐黃的居多,但大都不是純種黃牛,它們是本土黃牛與歐洲進口的大型牛(多為西門塔爾牛或利木贊牛)雜交的后代。動物雜交后,通常都有一定的雜交優(yōu)勢——草原牛的優(yōu)勢就是體型……
-
-
[博物事件薄]
時裝上的花 與 花的解剖圖
子房位置的變化,也必須在縱剖之后才能夠準確清晰地觀察。有時子房生于花托之上,植物學中稱之為“子房上位”。與之相對,所謂的“子房下位”則是子房與花托結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陷入了花托里面一樣,……
作者: 黃戴戴
-
[草木莊園]
柏樹 正氣空悲嘆 鬼廷樹陰繁
柏樹,又名側柏、香柏,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產于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等地,生于山坡、溝谷。柏樹為裸子植物,葉鱗片狀,聚集為扁平狀枝杈,雄球花黃色,卵圓形,雌球花藍綠色,球形,球……
作者: 王辰
-
-
[飛羽部落]
伯勞 歌壇劊子手,驍勇肉串控
伯勞屬于雀形目伯勞科,雙眼前后有一條“黑眼罩”,樣子非常酷。它們種類較多,但通常個體都不太大,不算尾巴的話身體比拳頭還小。上面說的灰伯勞算是大個子了,但連同尾巴也就25厘米左右。別看伯勞個頭……
-
[掌中花園]
瓶罐里裝進水世界 水草微型造景(2)進階篇
要想做出更多樣化的造景,僅僅用浮水植物是不夠的,大部分觀賞類水草都是沉水植物,整個植株要完全沉在水下才能長好,所以水下環(huán)境的營造就更加重要。你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植物種類選擇不同的器皿,而且一些……
作者: 嘉楠
-
-
-
-
-
-
[娛樂底片]
大自然探索者 電影里的博物學家
在19世紀初的西方國家,醫(yī)生鉆研博物知識、博物學家精通醫(yī)術,都是很常見的事情。而到遠航的戰(zhàn)艦上當軍醫(yī),既能拿份軍餉周游世界,又能飽覽海外奇觀、發(fā)現(xiàn)未知物種,就算條件艱苦也依然誘惑力十足。因此……
作者: 江泓
-
[奇人正傳]
用閑情逸致讀書走路 中國古代博物學家
北宋沈括的畫像,常被掛在校園墻上,貼著“古代杰出科學家”的標簽。這難免讓人覺得該同志整天埋頭科研,立志造福人類。然而實際上,沈括的正職是國家公務員,做過縣官,管過訴訟、財政,還當過大使,半……
-
[地球村公民]
超級變變變! 中國古代博物學離奇推論
古人所謂的楊花,便是如今所說的柳絮。春光過半,柳絮便漫天飛舞起來,輕盈蓬軟,隨風飄蕩。柳絮怕水,一場春雨,就可將遍地白色毛球澆得委頓,而若是這些白絮落入池塘河湖的水中,往往也再無從飄舞。柳……
作者: 陸英
-
-
[大遷徒]
漢人南下,海客舶來 歷史上的“移民入閩”
福建有句俗話說:“蜀道難于上青天,閩道更比蜀道難!”在我國古代,比起從秦漢就開始“經略”的嶺南,地形復雜的福建對中原人民來說更陌生。唐朝中葉以前,偌大的福建地區(qū),只出過一個進士,然而明清之……
作者: 薛紀天
-
[草原牧歌]
草原狗 嗜血猛將,馴服忠臣
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家的狗都是全才:守家護院,看管牛羊,還要與狼搏斗。它們必須保持充分的野性和戰(zhàn)斗力,同時卻非常守規(guī)矩,對主人的命令說一不二。
作者: 舒泥
-
[博物餐桌]
香料演義Ⅱ 西餐中的香料
西方人使用香料最早在古希臘時期,雖然當時的烹飪手法只限于煮和燉,但人們已經習慣在鍋里加入香料來調味。隨著后來羅馬、拜占庭、奧斯曼等帝國的更迭與擴張,及至大航海時代,那些原產自地中海沿岸、阿……
作者: 艾曉騧
-
免疫系統(tǒng) 智能“衛(wèi)戍軍”
在人的一生中,生病和受傷的次數(shù)或許多到無法統(tǒng)計??扇绻麤]有免疫系統(tǒng),恐怕這個數(shù)據(jù)要上升10倍都不止,甚至人還可能早早就“掛”掉了。這套隱沒在我們體內的防御體系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沒有硝煙的“……
作者: 曹陽
-
-
[讀心術]
圣誕節(jié)的奇怪劇場
圣誕節(jié)到了,盡管期末考試在即,學習壓力不小,但你卻非常想放松一下。于是,你約了好朋友一起去看場奇幻話劇。進場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布置很奇怪,不像是劇院,更像是咖啡廳。
作者: 張依雯
-
[我問你答]
博物找茬兒
“土豪金”小蟲是一種虎天牛,它爬行速度很快,有時爬著爬著突然起飛,看起來就像飛機的助跑一樣。虎天牛得名于它們身上黃黑相間、酷似老虎的花紋,有些種類還會利用這種配色,逼真地擬態(tài)成蜂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