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界壕 耗時近百年卻最終失效的國防工程竟成了后世長城建造的模版
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嫩江和額爾古納河的支流庫力河畔,綿延出了數(shù)條壕、墻并行,且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座邊堡的線性建筑遺跡,它們穿越山川、草原、戈壁,有的進入到了俄羅斯和蒙……
-
定格在火山灰中的森林 通過烏海的植物化石 再現(xiàn)三億年前的樹海
2024年8月27日,國際地質科學聯(lián)合會公布了第二批“100個世界地質遺產(chǎn)地名錄”,我國共有三處入選,其中之一是位于內蒙古烏海市的“烏達二疊紀植被化石產(chǎn)地”。對公眾而言,這是……
-
稷山馬村磚雕墓 蔚為大觀的山西墓葬博物館
稷山縣位于晉南運城盆地北岸的汾河谷地,近幾十年,這里發(fā)現(xiàn)了大量宋金時期的磚雕古墓葬,為國內考古界所震驚,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shù)馬村的“十四陵”。這個墓葬群的磚雕……
-
1個人的 8年探險深入青藏高原找?guī)r畫
本文作者十一郎(本名周行康)與青藏高原結緣27年,從事雪山攀登和藏地公益事業(yè)近20年,最近8年間,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對青藏高原巖畫的探訪、記錄和研究中,迄今被他實地探訪的……
-
透過玉器揣摩凌家灘人的宇宙觀
凌家灘遺址墓葬隨葬品有豐有寡,說明凌家灘文化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階級分化、社會分工以及貧富分化的差距。玉器占據(jù)凌家灘遺址墓葬隨葬品70%以上。凌家灘遺址玉器隨葬品數(shù)量之多,品種……
-
凌家灘文化:中華文明因素嶄露頭角
2023年12月22日,冬至,凌家灘遺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簽署了科技考古合作協(xié)議,科技考古是凌家灘遺址考古工作下一個階段的重要內容?!?/p>
-
承壓、生存和生長——晉派磚雕的現(xiàn)在進行時
山西民居中至今保留的大量精美磚雕屬于“晉派磚雕”。在傳統(tǒng)的山西民居建筑裝飾構件中,石雕、木雕和磚雕合稱“晉派三雕”,而今天,手工的晉派石雕和木雕已經(jīng)式微,只有磚雕……
-
云貴高原 記錄地球生命演化歷程的 完整時空隧道
在中國,除了云貴高原之外,很難找到另一處地方,在擁有30多億年生命演化“記憶”的完整地層的同時,還保存著不同地質時期的豐富古生物化石,堪稱記錄生命演化過程的時空隧道……
-
重訪安岳石刻 從隋唐到南宋 一曲600年的石窟之歌
2009年11月,本刊首次刊登《尋訪安岳石刻》一文。目前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境內46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石窟分布,造像數(shù)目超過5萬尊,堪稱中國宋代石窟的代表作。近年來,佛耳巖、庵堂寺、石……
-
黃土之下700多年的金戈鐵馬、玉帛笙歌楊氏墓群揭秘的播州往事
在去年公布的“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fā)現(xiàn)”中,貴州省共有4項入選,其中兩項都與遵義有關,分別為海龍屯遺址與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早在2015年海龍屯作為“中國土司遺址”之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