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昏侯時代的編鐘 它們見證了“禮樂”的復(fù)古與沒落
編鐘、編磬等成組的禮儀樂器,是“禮樂制度”的重要象征。西漢時期的四座重要王侯墓葬,均出土了形制相同的編鐘、編磬——據(jù)此推斷,當(dāng)時的中央政府很可能推行了具有復(fù)古色彩……
-
玉璧通天?玉衣護體 漢代王侯為何癡迷玉器?
繼良渚、殷商、春秋時代三大時期之后,西漢成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黃金時代。帝王之墓,要么早年被盜掘一空,要么至今未被發(fā)掘。所以,規(guī)格高、規(guī)模大的王侯墓葬,成為漢代……
-
?;杞鹌骷滋煜?追問“亮瞎眼”的西漢黃金之謎
多金——是?;韬钅箍脊抛钍芄姴毮康牧咙c。金餅285枚、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塊,這些金器的出土,佐證了西漢黃金儲備驚人的文獻記載。那么,這些“亮瞎眼”的金子從……
-
?;韬钅篂楹文芏氵^盜墓之劫?
二十個世紀以來連綿不絕的盜掘,已讓漢代墓葬“十室九空”。?;韬钅箞@能夠基本保存完好,堪稱眾多不幸漢墓中之萬幸。這座墓何以能躲過歷代盜墓賊的光顧?盜墓與考古,堪稱一……
-
?;韬钅?陪葬奢華前所未見,價值重大震驚世界,墓主經(jīng)歷堪稱離奇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一座西漢古墓的發(fā)掘,引爆了全國。這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結(jié)構(gòu)、布局最完整的列侯陵寢。隨著考古發(fā)掘的逐步推進,一項項驚世紀錄被披露出來:前所未有的巨量……
-
隴南,這里走出了秦帝國
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的隴南市,氣候溫潤、物產(chǎn)豐富、宜農(nóng)宜牧,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3000年前,以牧馬立國的秦人先祖來到這里繁衍生息,都邑西犬丘就在今天的禮縣一帶。……
-
魏晉壁畫墓填補了中國美術(shù)史的空白
在河西走廊嘉峪關(guān)、酒泉、敦煌市的地下,埋藏著數(shù)千座魏晉時代的古墓。這些魏晉古墓中有不少繪有精美壁畫,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由于魏晉時期中原地區(qū)處于亂世,留……
-
三代長城存甘肅 填補兩千年的歷史留白
祁連山、綠洲、荒漠,這些都是行走在甘肅境內(nèi)目力所及的景觀要素,而隨處可見的長城遺跡,則與這些大自然的背景形影不離。那些國寶級的殘破的土墻、土墩臺、壕溝,是戰(zhàn)國秦、……
-
神壇之外,敦煌壁畫處處都是『萌萌噠』!
敦煌的繪畫與壁畫,給人的印象是『高大上』,那些神佛肖像或富麗堂皇或莊嚴肅穆。除此之外,敦煌石窟的角落里,還隱藏著許多趣味、奇葩的內(nèi)容。如果再將某些局部放大,我們甚……
-
中山國考古證明:司馬遷的《史記》需要重寫
中山國,一個由游牧部落白狄鮮虞建立的諸侯國,曾與“戰(zhàn)國七雄”爭鋒逐鹿,司馬遷的《史記》卻沒把它寫入王侯所屬的《世家》系列。很長一段時間,中山國的形象只存在于零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