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博物事件簿]
如果毛會說話 一根“猴毛”引發(fā)的實驗設(shè)想
一根號稱“猴毛”的毛發(fā)被送到了中國頂級大學(xué)的實驗室?!昂锩钡闹魅朔Q,自家祖先乃是齊天大圣孫悟空,這根祖?zhèn)髅l(fā)就是證物。雖然迄今對于“猴毛”的鑒定結(jié)果還未公布,但通過一根毛發(fā),我們能確認什……
作者: 曾笑菲
-
[草木莊園]
苜蓿 牧草出西域 荒歲充饑腸
苜蓿古時又名牧宿、木粟,今名紫苜蓿,多年生草本,原產(chǎn)于亞洲中部、西部及歐洲,我國自漢朝時引種,如今全國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苜蓿之葉具有三枚小葉,花冠蝶形,淡紫色至深紫色。苜??勺鳛槟敛荩病?/p>
作者: 王辰
-
[飛羽部落]
天鵝 水禽航母,湖塘霸主
天鵝身姿優(yōu)雅、羽色圣潔,向來都是文藝圈的寵兒。通常一對天鵝夫妻會相守終生,因而也被視為愛情的化身。不過你是否知道天鵝的另一面:它們身大力強,兇猛好斗,堪稱水禽中的頭號狠角色。
-
[掌中花園]
樹陰下的珍玩 瓦葦植物造景
多肉植物雖然萌倒許多人,但它們大多需要長時間光照,讓家中光線不好的朋友很著急。不用怕,今天我們介紹的瓦葦類植物,就不需要那么強的日照,而且具有獨特的觀賞點,目前,它的走紅程度大有趕超景天的……
-
-
[特別策劃]
末日浩劫 地球生命大滅絕事件
一次又一次的持續(xù)霧霾天,讓許多人吐槽像是“世界末日”。那么,如果全球一連好幾年不見陽光、處處彌漫著有毒氣體,又會怎樣?那可能就是真的末日—“生物大滅絕”!在地球生命史上,確實曾有過這樣氣候……
作者: 江泓
-
[特別策劃]
走進“新”時代 生命史上的“大爆發(fā)”
全球環(huán)境劇烈變化可能導(dǎo)致“大滅絕”,同時也是新物種誕生的催化劑。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曾經(jīng)有過一些動植物類群快速更替、新物種快速增加的時期,被稱為“大爆發(fā)”。盡管科學(xué)上對“大爆發(fā)”沒有嚴格定……
-
[遠古動物園]
羽毛恐龍 鳥類的大表哥
鳥類是恐龍的后裔,許多恐龍身上有羽毛,這對今天的讀者已經(jīng)不算“新知”了。不過,隨著恐龍研究的不斷深入,恐龍與鳥類“一家親”的相似程度,還在一次次驚掉科學(xué)家們的眼鏡。
作者: 江泓
-
[自然探奇]
怪石林立的無人區(qū) 美國比斯泰荒漠
美國西南部有一片叫比斯泰的荒漠,人跡罕至,異?;臎?。當(dāng)你進入這里,孤獨和靜寂撲面而來,在怪石叢生的干旱丘陵間漫步,猶如置身外星世界。
-
-
[草原牧歌]
“草原”·“山區(qū)”·“戈壁” 游牧的挽歌
在很多人印象中,牧民都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不過,所謂草原也并非都是碧草連天的景象,在地理學(xué)上,還要根據(jù)氣候和植被的差異,分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等多種類型。而不同地……
作者: 舒泥
-
-
[河山古韻]
褒禪山 重走王安石的游記路
在歷史上,大凡名人去過、又留下詩篇游記的地方,往往都出了名——瑯琊山因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天姥山因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褒禪山,這座王安石偶然游歷的山脈,也因他留下的《游褒禪山記》……
作者: 李垚
-
[奇人正傳]
舊時王謝,江左風(fēng)流 東晉名相王導(dǎo)、謝安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古詩膾炙人口。所謂“王謝”,指的是東晉的兩大名門望族。東晉是個很特殊的朝代:就連皇帝,也不敢得罪那些出身望族的大臣,因為朝廷能偏安江左,正是靠著這些……
作者: 赫連鏡繇
-
[神怪秘史]
孟婆 洗腦女神,大風(fēng)之母
傳說中陰間奈何橋的守護者,會為每位即將投胎的亡魂,強制供應(yīng)一碗消除記憶的孟婆湯。在影視中常以老嫗形象出現(xiàn),但在一些古籍的描述中,卻是一位美女。
作者: 韓梟揚
-
-
-
愈創(chuàng)木 巨輪時代的無名英雄
19世紀后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黑煙滾滾的蒸汽輪船載著旅客、貨物遠渡重洋,蒸汽軍艦扛著鐵甲、重炮橫行四海。它們身上的蒸汽機、鐵船殼,以及后來的電氣設(shè)備,無不是工業(yè)時代的產(chǎn)物;然而它們能乘風(fēng)破浪,……
作者: 花蝕
-
掃帚 進化只為掃凡塵
即便是在吸塵器、掃地機器人大行其道的今天,每家每戶的角落里,肯定還躺著一把掃帚。這個從樹枝演變而來的清潔主將,雖經(jīng)歷過千百年來的各種改變,但它掃除垃圾灰塵的志向,從未“動搖”。
作者: 崇梓
-
吞咽 咽喉“扳道岔”,氣與食分流
人們吃吃喝喝時,多專注于美食佳釀的口感,很少去在意它們是如何進到肚子里—吞咽,這個人體每天都要進行600多次的生理活動,雖看似簡單,卻是一項極為精密又復(fù)雜的體內(nèi)“物流調(diào)配”。
作者: 曹陽
-
-
-
[我問你答]
博物找茬兒
“背后長眼”的蝴蝶是玉帶黛眼蝶。翅膀上的“眼斑”是眼蝶科昆蟲的招牌。有人認為眼斑可以嚇唬天敵,也有人認為,它的作用是轉(zhuǎn)移捕食者的攻擊目標(biāo),舍棄翅膀邊緣這種次要部位,而使更重要的軀干免受襲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