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展
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3月15日期間,浙江省良渚博物院舉辦“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展”,展出多達170余件(組)精美文物,以玉器為主,輔以少量青銅器和金器,其中重點為西周晉侯墓地出土玉器。
-
-
班簋 廢銅堆里的國寶
首都博物館的燕地青銅藝術(shù)精品展,展出了一件名為“班簋”的珍貴文物,上面有198字的銘文,主要記述了兩件事:其一是說,西周某年八月上旬的一天,周王冊封毛伯為毛公,讓他護衛(wèi)王室,作天下的表率,同時……
-
-
-
甜味草木 大自然的“糖包”
喜食甜味,是人類的天性。為了這一口甜,人類在大自然中四處尋覓,而迄今發(fā)現(xiàn)的大多數(shù)甜味食物,都來自植物。對于人類和植物來說,糖都是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糖分,集中存儲在根……
作者: 王雎
-
-
-
白糖 如何造就“中國白”?
宋代詩人楊萬里夜飲,以白糖嚼梅花佐酒,作詩曰“贛江壓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當囪”。然而,彼時的白糖并不白,甚至還挺黃。為何“顛倒黑白”?又該如何真正把糖變白?古人走了一千多年的路。
作者: 李粹之
-
吃糖革命 從權(quán)貴到庶民化
數(shù)千年來,甘蔗和白糖都是權(quán)貴階層專享、庶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而明朝晚期制糖技術(shù)的進步,一舉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乃至生活習俗。從此,生活再也不能沒有糖。
作者: 火火
-
-
-
敲糖幫:義烏的發(fā)家之道
2022年12月,當卡塔爾世界杯如火如荼地進行時,遙遠的東方小城義烏市,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世界杯決賽前,義烏商家接到了大量的阿根廷“三星球衣”訂單。人們據(jù)此推斷,“義烏指數(shù)”又一次“顯靈”,阿根廷……
作者: 紅米
-
蔗糖:東亞的砂糖戰(zhàn)爭
糖給人帶來愉悅,但糖的制作和銷售,則處處透著波詭云譎。為爭糖利,各國商人使出了什么手段?中、日、荷蘭又為了盛產(chǎn)砂糖的寶島臺灣,展開了怎樣轟轟烈烈的角逐?
作者: 江湛
-
-
法國·賽努奇博物館 “巴黎的東方之眼”
一家巴黎市屬的博物館,擁有從新石器時代到現(xiàn)代的中國藝術(shù)品,被公認為法國第二大、歐洲第五大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它的創(chuàng)立,始于一位經(jīng)濟學家的一段傳奇旅程。
作者: 陳艷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