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卡的故事
從一片紙草
開始的祝福
哈利·波特在圣誕節(jié)收到了一把金光閃閃的飛天掃帚,朋友們急于想知道是誰送了他這件珍貴貼心的禮物。“看看有沒有卡片!”遺憾的是,這份實際來自小天狼星的禮物是匿名的。是啊,我們已經習慣從鮮艷欲滴的花束中、禮物漂亮的包裝紙上拿出一張小卡,讓它來告訴我們這份禮物來自何方;也習慣在新年、圣誕這些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里,用一張賀卡來告訴朋友他們是多么重要。
別以為送賀卡很時髦,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埃及,人們就已經這么干了!尼羅河下游,生長著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古埃及人把它的莖劈成薄片,疊起捶打,制成薄薄的紙草。紙草不僅是當時主要的書寫載體,古埃及人也把表示祝福的話語寫在上面,在新年期間,也就是每年尼羅河水開始泛濫之時,互相贈送。從詞源上來說,這就是英文“card”(卡片)一詞的老祖宗:“charta”(紙草做的紙),賀卡也有了延續(xù)至今的基本形式:一張寫有祝福詞句的紙片。
責任編輯 / 徐韻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