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粒粘出大世界
標簽: 建筑文明
水泥
建筑業(yè)的“糧食”
大約2000年前,古羅馬人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了一種石灰和火山灰的混合物,它能在水中緩慢地生成堅硬的固體,用來黏結石材,搭建房屋的骨架,這是最早應用的水泥。如今的普通水泥是由石灰石、白堊、黏土等組成的混合物,但應用方法和古羅馬人很類似,仍是讓水泥在水中硬化,并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黏結在一起。水泥被廣泛地應用在建筑中的方方面面,被稱為“建筑業(yè)的糧食”。
當水泥粉末與水接觸,分散在水中的水泥顆粒與水分子結合形成水合物,這個過程叫做水化反應。水合物的表面形成了膜層,隨著水化反應的發(fā)展,膜層變厚并且互相連接,使水泥漿逐漸失去流動性,產生凝結。最后轉變?yōu)橛袕姸鹊墓腆w。如果在水泥漿沒有變成固體之前,加入砂石材料攪拌,就能形成了另一種更為堅硬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如果再植入鋼筋的話,就是現在建筑上最為堅固的鋼筋混凝土了。
責任編輯 / 郭亦城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