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標簽: 詩詞演義
才華易逝 美人如花
江南初春,風的滋味少了幾分清冽,多了一絲軟旖。春花初綻,引得游人紛紛駐足觀賞。枝上桃紅李白,艷麗可人,樹下的賞花者明眸皓齒,堪比花嬌。在南朝才子江淹的眼中,賞花的美女可比天人,惹得他心中一陣悸動,思慕之情,轉(zhuǎn)瞬化作了華美詩句:“江南二月春,東風轉(zhuǎn)綠。不知誰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行人咸息駕,爭擬洛川神?!苯凸P下的春光與紅顏,都因易逝難留,才格外令人珍惜,而他自身的才華,竟也似春意匆匆消散。相傳江淹曾在夢中偶遇仙人,獲贈一支五色彩筆,自此文思如涌;些許年后,他卻又在夢中遇到前朝文豪,彩筆被討回,于是他的文采變得平庸。世人稱他“江郎才盡”,殊不知,江淹的華麗辭藻,是與青年的萌動情愫相伴,贊美女、記春宵、嘆別離,情濃時下筆如有神助。待得歲齒漸長,他的詩文依舊工整,卻少了幾分真性情,讀來再無暢快淋漓之感。
江淹贊頌春游美女的詩作,尤以“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二句為后人贊許——膚白勝雪,冰清玉潔,唇紅嬌艷,吞吐珠璣。四百余年之后,五代時的南唐詩人馮延巳,也經(jīng)歷了一場春日中的旖旎情思:小橋流水,柳綠花紅,馮延巳與美人在花間相會,為了博得佳人一笑,他特地編制了一首新曲:“蔭綠圍紅,夢瓊家在桃源住。畫橋當路,臨水雙朱戶。柳徑春深,行到關(guān)情處。顰不語,意憑風絮,吹向郎邊去。”借了江淹的佳句,他將這首新作命名為《點絳唇》,從此作為詞牌流傳開去。
責任編輯 / 王辰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