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秋色在蘆花
標簽: 讀史筆記
蘆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jīng)·陳風·澤陂》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jīng)·陳風·澤陂》
一座秋雪庵 兩浙詞人祠
“詞客有靈應識我,西湖雖好莫題詩?!痹诤贾菸飨幸蛔~客靈館,始建于民國初年,名曰兩浙詞人祠,為晚清南潯名士周慶云所建。光緒七年(1881年)周慶云中秀才后,曾被授予永康教諭、直隸知州等官職,卻均未就任。他出身南潯巨富家族,年輕時曾經(jīng)營絲、鹽、礦等業(yè),后出資興建蘇杭鐵路、開辦杭州天章絲織廠及五和精鹽公司、興辦長興煤礦,以抵制外貨,成了近代有名的民族資本家。周慶云愛好詩詞吟誦,精通金石書畫,兩浙詞人祠的修建與他醵金重振秋雪庵密不可分。
秋雪庵今位于杭州西溪濕地的中心水域,始建于宋淳熙初年,初名大圣庵。因其地處孤島又兼有一望無際的蘆葦灘地環(huán)繞,明代書畫家陳繼儒便取唐人詩句“秋雪濛釣船”的意境,題名曰“秋雪庵”。秋雪庵鼎盛于明清,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曾在《西湖夢尋》中描述秋雪庵景色:“一片蘆花,明月映之,白如積雪,大是奇景。”到了清末宣統(tǒng)年間,房舍逐漸頹圮,只余平房四間。繼而民國初年,軍閥割據(jù),時局動蕩,和尚也無心誦經(jīng)念佛。此時,周慶云與秋雪庵主持明圓約定:“他日如離此庵,必告余為之策畫。蓋付托非人,則勝跡湮矣。”終于在1921年四月秋雪庵得以重振,并在庵后附設歷代兩浙詞人祠堂。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