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电影|一区二区欧美日韩|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center id="eo02a"></center>
      <table id="eo02a"></table>
    • 李鴻章叩問列國
      合縱連橫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2年第10期

      標簽: 歷史拾遺   

      編者按:1896年,慈禧太后下懿旨,欽點74歲高齡的李鴻章出訪歐美。3月28日,李鴻章由上海港啟程,開始了俄、德、法、英、美五國的環(huán)球『壯游』,于10月3日回國,歷時190天。如果說林則徐是中國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封疆大吏,李鴻章則是中國第一個『邁開雙腿走世界』的政府首腦。作為東方大國的重要領導人,李鴻章受到了隆重禮遇。李鴻章此行的重要使命,是與各國『合縱連橫』,通過商業(yè)利益誘使列強幫助中國防范日本,例如與沙俄簽訂《中俄密約》。這次訪問,被西方媒體高度關注,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圖片選自《上海圖書館藏歷史原照》

      圖為李鴻章在最后一站訪美時,美國友人贈送的李鴻章與美國前總統(tǒng)格蘭特塑像。李鴻章的環(huán)球之行,除了訪問“干涉還遼”有功的俄德法三國,為什么還要訪問英、美呢?因為他還肩負著一個重大使命,就是提高繳納中國海關的關稅,用以償付《馬關條約》應付日本的賠款。
      圖為1896年8月17日,李鴻章拜會英國前首相格雷斯頓,就中國的稅務和鐵路問題與之商討,會談結束后,格雷斯頓親自送李鴻章登車離去。

      中國的幅員、地緣和人口等條件所造就的先天的大國(未必強國)地位,注定在當時微妙的國際政治平衡中,難以與任何國家真正結盟,而只能依賴自衛(wèi)、自強。西方列強所需要的東亞盟友,必須是能夠撬動遠東的支點,顯然,龐大的中國并不適合作為支點,更適合做為目標和靶子,不僅難以維持周邊的可以作為戰(zhàn)略緩沖的藩屬國,更難以與列強建立互惠的同盟關系。這可能就是從甲午戰(zhàn)爭乃至上溯到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外交的宿命。這個宿命,注定了弱國外交家李鴻章本人的悲劇。       

      李鴻章的德國之行,受到的接待規(guī)格是五個國家中最高的。從他進入德國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儼然國家元首:他下榻的是德皇威廉二世曾住過的凱撒宮,德方招待他非常用心,“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聲,莫不投其所好”。上海圖書館所藏的這批老照片中,訪德留影占去了一半,并且拍攝清晰,構圖優(yōu)美,足見德國人對中國的重視。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