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與五彩 上圖是明嘉靖、萬歷年間燒制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是以釉下青花作為一種色彩,與釉上多種彩結(jié)合起來裝飾瓷器的一種技法。如果將釉上彩擦掉,剩下的只是青花表現(xiàn)的局部。攝影/動脈影
圖中是首都博物館收藏的成化斗彩葡萄紋杯,樹的枝干與葡萄的輪廓皆由青花勾勒,即便沒有釉上彩,圖案本身也是完整的。在明代這兩種裝飾技術(shù)常被混為一談,『斗彩』一名,直到清乾隆年間才出現(xiàn)。攝影/動脈影
琺瑯尤物 琺瑯釉色多為天藍、寶石藍、淺綠、深綠、雞血紅、硨磲白和黃色等。今日,琺瑯釉料的顏色已經(jīng)極為豐富,有十多個色系120多種。清代制作琺瑯器的機構(gòu)是「造辦處」。清代造辦處鼎盛時下設(shè)42個作坊,其中就有專門負責燒制景泰藍的作坊。圖中為明代「掐絲琺瑯鸚鵡紋盆盒」(攝影/動脈影),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權(quán)力的十字 商以前的紋樣,沒有過多的線條勾勒,平鋪直敘卻也趣意盎然。圖為上海博物館所藏鑲嵌十字紋方鉞,被斷代為公元前18世紀-16世紀左右的二里頭夏代晚期文物,是當時君權(quán)或軍事權(quán)力的象征。方鉞中心圓孔周圍環(huán)列兩圈十字紋,以綠松石鑲嵌而成,色澤鮮亮。紋樣的排列錯落有致而富于變化,內(nèi)外圈每三個十字紋又組合成一個“卉”字,極具和諧之美。攝影/動脈影
炫目交錯幾何紋 戰(zhàn)國時期,錯金銀技術(shù)和鑲嵌技術(shù)的發(fā)明,使得當時紋樣不再平面化,變得炫彩奪目又富有立體感。圖為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晚期的鑲嵌幾何紋方壺,壺身上鑲嵌有綠松石和錯銀絲的幾何紋樣,勾連曲折,色彩協(xié)調(diào),賞心悅目。攝影/動脈影
神獸異世界 漢代的紋樣,與崇尚升仙的時代精神相結(jié)合,因而顯得大氣磅礴又縹緲多姿。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彩繪漆棺,圖案紋樣就極具漢代特色。奔放的云氣,詭譎的靈獸,神秘生動,活靈活現(xiàn)。圖中,漆棺底色是鮮艷的紅色,象征著陽光與生命,而漆棺上勾勒出的神獸,栩栩如生,令人向往那個靈異的不死世界:昆侖仙山。攝影/動脈影
蛙還是蛙 圖為春秋時期蛇蛙紋青銅盤,定格了一條長蛇即將吞噬肥蛙的驚險時刻。蛙的題材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玉器上并不少見,它們往往被刻畫成圓圓鼓鼓的寫實形象。馬家窯文化那種神秘、簡潔的變形蛙紋傳統(tǒng)似乎已經(jīng)被遺忘,蛙的形象重新回到寫實的風格。攝影/動脈影
圖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的一件西周中期鳳鳥紋尊,鳳鳥呈站立狀,鳥首凸出器表,極具立體感。攝影/動脈影
圖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收藏的西周早期銅鼎,上腹部飾饕餮紋一周六組,下腹部飾一周十二組葉形獸體紋。紋飾繁而不亂,端莊大氣,體現(xiàn)了周人高超的藝術(shù)審美。攝影/動脈影
有時云雷紋中的幾朵正反相連,密實地排列在一起,被稱為勾云,上圖中的這只戰(zhàn)國銅案上即布滿了勾連起來的云紋(攝影/動脈影)。
這是一只清代包袱錦提匣的局部。在剔紅錦地上刻畫了梅花、蘭花、水仙、海棠等各色團花紋,以及連綿不斷的萬字紋,寓意吉祥。攝影/動脈影
本圖飛天來自鞏義石窟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時,飛天一手持蓮花,一手捧蓮蕾,身著透明薄紗,飄帶縈回,飛在云中(攝影/動脈影)。
圖為河南博物院藏北魏一佛二菩薩像的背屏。這一組背光里的火焰,都以精細的線條來表現(xiàn),因此旺盛的火勢又給人水波蕩漾的錯覺。熊熊燃燒的烈火,非但不顯得熾熱,反而令人心生清靜。攝影/動脈影
收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代鴛鴦蓮瓣紋金碗。在蓮瓣紋的簇擁下,碗心綻開一朵碩大的寶相花,層層疊疊,繁縟富麗。寶相花吸納了牡丹瓣紋的元素,成為盛唐國勢昌盛、繁花似錦的標志。攝影/動脈影
鳳首壺上有騎射 唐代善于融合外來文化,在初唐時,開始流行一種鳳首造型的三彩壺,這一奇特的造型有著明顯的波斯薩珊式器物造型風格,壺上的裝飾則體現(xiàn)出了大量中國元素,如纏枝花卉、祥瑞動物、狩獵圖案等。這只壺的一面為人物騎馬射箭的場景,另一面為鳳翔的鳳鳥。這一唐三彩鳳首壺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攝影/動脈影
宋代的秋風 圖為一件宋代吉州窯木葉紋盞。黑釉上卷曲的枝葉,散發(fā)著濃厚雋永的禪意。靜靜觀之,仿佛感受到了一陣蕭瑟的秋風從宋代迎面吹來。攝影/動脈影
神杵保平安 十字杵紋是從佛教法器金剛杵演化而來的吉祥紋樣,寓意著魔障消除,煩惱盡掃。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器上,十字杵紋經(jīng)常出現(xiàn)。上圖是南京博物館藏清代青花十字杵盤上的十字杵紋,設(shè)計典雅大方。而左頁則是明清瓷器上的各種十字杵紋。繁多的樣式,寄托著人們對平安幸福的期許。攝影/動脈影
浙江省博物館藏清代剔紅暗八仙葵瓣式盒的局部紋樣,暗八仙中的寶劍、漁鼓道琴和笛子與花草紋樣結(jié)合在一起,鮮艷的色澤,透著喜慶。攝影/動脈影
皇家之“囍” 圖為故宮的一件礬紅地描金喜字碗,杯壁內(nèi)外排滿了整整齊齊的雙喜字,是清代同治皇帝與皇后阿魯特氏大婚的用具。大婚之日,宮殿內(nèi)外和一應器具無不裝飾得大紅大彩、布滿喜字,這一對尊貴的新人是否會覺得眼花繚亂?攝影/動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