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天才,眾神之子 亞歷山大20歲繼位,開始了他的傳奇生涯。雖然他只在位十幾年,卻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憑借著傲人的軍事才能東征西討,建立起了盛極一時的馬其頓帝國。后世歐洲的許多軍事家:穆罕默德二世、拿破侖、希特勒都曾視亞歷山大為自己的偶像。而亞歷山大本人,也特別愿意將自己神化,宣稱自己是“眾神之子”,這也是后來羅馬帝國都將皇帝視作天神子嗣的淵源。
伊蘇斯的揭幕戰(zhàn) 伊蘇斯位于今天敘利亞的西岸。為了絞殺亞歷山大的遠征軍,大流士三世集結(jié)了60萬大軍,卻在伊蘇斯慘敗而歸。
血染高加米拉 高加米拉的這場大仗,大流士三世是無論如何也輸不起的,而亞歷山大也希望借此一戰(zhàn),剿滅波斯帝國的有生力量。所以,從戰(zhàn)役開始,雙方都傾盡全力,場面極其慘烈。
高加米拉戰(zhàn)役,亞歷山大決戰(zhàn)波斯
王牌對王牌 騎兵是波斯帝國最引以為傲的部隊,剽悍的波斯鐵騎曾席卷西亞和北非,而馬其頓軍隊的王牌則是??蓑T兵的長矛方陣。在伊蘇斯吃過一次“馬其頓方陣”大虧的大流士三世,發(fā)明出針對馬其頓方陣的“卷鐮戰(zhàn)車”,并傾其國力,準備在高加米拉平原,同亞歷山大決一死戰(zhàn)。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最早出現(xiàn)人類,發(fā)展至今,非洲大陸黑人民族眾多,共有700余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非洲的神話體系雖然龐雜,但核心脈絡(luò)卻非常相似,其中以西非馬里一帶保存得最為完整經(jīng)典。本文選取馬里神話作為故事藍本,也結(jié)合了一些東非、中非神話的枝節(jié)內(nèi)容作為補充。
獵奴戰(zhàn)爭,傷心往事 販賣黑人奴隸的活動,最早出現(xiàn)于阿拉伯半島,由于黑人身體強健,可堪重體力勞動,于是催生出專賣黑奴的市場。到了16世紀中葉,西方殖民者侵入非洲大陸,組織了所謂的“捕獵隊”,偷襲黑人村莊,掠奪人口,后來他們又以槍枝、火藥誘騙部落酋長,唆使他們襲擊其他部落,挑動部落間的戰(zhàn)爭,以便用俘虜換取更多的槍支火藥,這就是臭名昭著的“獵奴戰(zhàn)爭”。
盛世馬里,西非霸主 西非的馬里帝國興起于13世紀,于17世紀滅亡。據(jù)文獻記載,其全盛時期的版圖,曾南起熱帶雨林,北至撒哈拉沙漠,西抵大西洋岸,東達肯尼亞一帶,是當時非洲最大的帝國。這幅由英國人赫瑞奇·巴斯所作的版畫,記錄了當時帝國首都馬里城(今馬里尼亞尼)的勝況。它第一任國王松迪亞塔的事跡,被人改編成史詩《松迪亞塔》,流傳于非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