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說新語
柿子封侯,帝王優(yōu)選
明太祖朱元璋發(fā)跡前,曾落魄潦倒,乞討為生。某年深秋,行將餓死街頭的他,遇到一棵碩果累累的柿樹,靠吃柿子撿回一命。多年后,朱元璋帶兵路過此地,見當年救命的柿樹仍在,便解下身上紅袍,披在樹上,鄭重宣布:“封爾為凌霜侯。”
這段傳奇出自明人張定的《在田錄》,流傳至今,讓紅艷艷的柿子又多了一層金燦燦的光環(huán)。不過,這不是柿子第一次獲得帝王青眼。我國關于柿子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漢代《禮記》中的皇家食譜:“內則”篇寫了國君日常食用的31種美食,柿子赫然在列。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盤點皇家園林的果樹嘉木,也提到了柿樹。南北朝時,梁簡文帝更曾盛贊柿子:“甘清玉露,味重金液?!?/p>
責任編輯 / 林依婷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