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仙鶴”
投稿時間:2020年02月28日 投稿人:晴轉多云sun
在祖國的北疆有一座美麗的城市,她就是齊齊哈爾。齊齊哈爾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誕生地,她就是扎龍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是由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烏裕爾河下游流域的一大片永久性、季節(jié)性淡水沼澤地和無數(shù)小型淺水湖泊組成,主要保護對象為丹頂鶴等珍禽及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區(qū)占地總面積21萬公頃,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蘆葦濕地。保護區(qū)內(nèi)湖澤密布,葦草叢生,是水禽等鳥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樂園。目前世界上共有鶴類15種,中國有9種,扎龍有6種;全世界丹頂鶴不足2000只,扎龍就有400多只,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攝影作品《吉祥“仙鶴”》,就是在這里拍攝的。
![](http://img0.dili360.com/pic/2020/02/28/5e58e955b5ac72g41845800_t.jpg@!rw11)
濕地丹頂鶴
一、吉祥“仙鶴”
丹頂鶴也叫“仙鶴”,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如南宋動植物學家羅愿撰寫的《爾雅翼》中稱其為"仙禽",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胎禽"。丹頂鶴是鶴類的一種,為大型涉禽鳥類,成鳥體長約160厘米,翼展約240厘米,體重約10千克。全身幾乎為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毛為朱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為白色,頰、喉和頸為黑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為黑色,三級飛羽長而彎曲,呈弓狀覆蓋于尾上,因此站立時尾部黑色,實際是三級飛羽,而尾羽、初級飛羽和整個體羽全為白色,飛翔時極為明顯;嘴較長,呈淡綠灰色,脖頸和腿都很長,兩翅中間長而彎曲的飛羽為黑色,站立時整個飛羽都覆蓋在尾部,常常使人誤認為它有一個黑色的尾羽。丹頂鶴的骨骼外堅內(nèi)空,強度是人類骨骼的7倍以上,它們在飛行遷徙的時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隊伍,好讓后面的個體能夠依次利用前面?zhèn)€體扇動翅膀時所產(chǎn)生的氣流,從而快速、省力、持久的進行飛行,時速可達每小時40公里左右,飛行高度超過5400米以上,它們的最大特點是能夠邊飛行邊發(fā)出響亮鳴叫聲。丹頂鶴在中國歷史上被公認為是一等“文禽”,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不渝、清白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內(nèi)涵。“一品”文官的補服上繡“丹頂鶴”,把它列為僅次于皇家專用“龍鳳”的重要標識,因而人們也稱丹頂鶴為“一品鳥”。人們把丹頂鶴作為高官厚祿的象征。一幅鶴立潮頭巖石上的吉祥圖紋,取“潮”與“朝”的諧音,象征著像宰相一樣“一品當朝”;仙鶴在高空展翅飛翔的圖紋,象征著指日可待、“一品高升”;旭日東升、霞光萬道、仙鶴飛翔的圖紋,象征著鴻運當頭、“指日高升”。丹頂鶴是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一種大型涉禽鳥類,常被人們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梢哉f它與生長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樹毫無關系,但是由于丹頂鶴壽命長達50、60年以上,文人墨客就常把它和松樹繪在一起,為他起了個吉祥題款叫《松鶴延年》,作為人們對健康長壽的美好祝愿。
![](http://img0.dili360.com/pic/2020/02/28/5e58e9c1834d48e70939361_t.jpg@!rw11)
“仙子”落湖
二、和諧“仙鶴”
丹頂鶴作為大型涉禽候鳥,每年春季于2月末3月初離開越冬地江蘇鹽城,遷往繁殖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3月中旬經(jīng)過北戴河短暫停留休整后,4月中上旬到達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繁衍生息,養(yǎng)育后代,和諧而快樂地生活在這里。進入秋季離開扎龍自然保護區(qū)向南遷徙,小群經(jīng)北戴河最早10末到達越冬地,大批在11月下旬抵達江蘇鹽城,遷徙時在空中組成‘V’字形團隊飛行。丹頂鶴常成對或成家族的小群活動,在冬季和遷徙季節(jié),經(jīng)常由數(shù)個或數(shù)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團體,有時集群多達40、50只,甚至100只以上,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于四周環(huán)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彼此仍按家族群分散棲息,天特別冷時則靠得很近抱團取暖。覓食地和夜間棲息地一般較為固定,通常天亮以后各家族群陸續(xù)飛到覓食地覓食,彼此仍保持一定距離。中午時多集中在灘邊休息,并不斷地發(fā)出鳴叫聲。晚上又陸續(xù)飛回或留在覓食地過夜。休息時經(jīng)常單腿站立,頭轉向身后插于背部羽毛之間。無論覓食或休息時,常有1只成年丹頂鶴負責站崗放哨,這只丹頂鶴特別警覺,不斷抬頭四外張望,發(fā)現(xiàn)危險時頭頸往上伸直,仰向天空鳴叫,給其它丹頂鶴提出警示。當危險逼近時,則迅速騰空而起,帶領其它丹頂鶴快速離開。丹頂鶴飛翔時頭腳前后伸直,兩翅緩慢鼓動,姿態(tài)非常優(yōu)美。丹頂鶴叫聲高亢、宏亮,與其特殊的發(fā)音器官有關。它的脖頸長,鳴管也長,長達約1米以上,是人類氣管長度的五六倍,末端卷成環(huán)狀,盤曲于胸骨之間,就像西洋樂器中的銅管一樣,發(fā)音時能夠引起強烈的共嗚,聲音可以傳到3至5公里以外。每年的3、4月份,當?shù)ろ旡Q到達繁殖地后不久,即開始談情說愛、成雙配對、占領巢穴領域,雄鳥和雌鳥彼此通過在巢域內(nèi)的不斷鳴叫,來宣布自己對領域的占有,求偶時也伴隨著鳴叫,而且常常是雄鳥嘴尖朝上,昂起頭頸,仰向天空,雙翅聳立,引吭高歌,發(fā)出“呵,呵,呵”的嘹亮聲音。雌鳥則高聲應和,然后彼此相互對鳴、奔跑跳躍、手舞足蹈,在我們眼前呈現(xiàn)出好一幅相親相愛的溫馨和諧畫面。
![](http://img0.dili360.com/pic/2020/02/28/5e58ea60dd1b51f61562901_t.jpg@!rw11)
和諧共鳴
三、鶴舞“扎龍”
丹頂鶴的舞蹈姿態(tài)優(yōu)美,高貴典雅,風格獨特,婀娜多姿,落落大方。他們獨舞亭亭玉立、身姿矯健,雙舞溫馨對望、遙相呼應,集體舞千姿百態(tài)、各領風騷,表演起來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久久不愿離去。丹頂鶴的舞蹈大多是由幾十、幾百個動作的連續(xù)變幻,舞蹈的主要姿態(tài)有伸腰抬頭、直立彎腰、跳躍踢腿、展翅行走、屈背鞠躬、跳躍銜物等等不一而足。但姿勢幅度、節(jié)奏快慢、花樣動作各有千秋,舞蹈表演姿勢十分優(yōu)美,或伸頸揚頭,或曲膝彎腰,或原地踏步,或跳躍騰空,有時還會叼起小石子或小樹枝高高地拋向空中玩耍。而這些動作及其后續(xù)姿態(tài),又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彎腰前行、伸腰抬頭、頭部急速上下擺動;展翅欲飛、伸腰抬頭、彎腰屈膝;伸腰遠望、彎腰拾物、腿腳朝下展翅跳躍;展翅彎腰、彎腰行走、頸部和身體呈“八”字形展翅銜物、蹣跚學步;空中銜物、登高跳躍、不變位置的身體旋轉,依靠腿部力量或扇動翅膀做騰空跳躍以及彎腰奔跑等等,這些動作大多都有比較明確的目的。例如彎腰鞠躬一般表示友好親近和浪漫愛情;全身繃緊的低頭敬禮,有表示自身的存在、炫耀、恐嚇之意;彎腰展翅則表示怡然自得、休閑漫步、消遣娛樂;展開亮麗翅膀,表示開心快樂、無憂無慮、心情暢快之意。總而言之,丹頂鶴需要潔凈而開闊的濕地環(huán)境作為棲息地,是對濕地環(huán)境變化最為敏感的指標性生物,通過影友孫建新拍攝的《鶴舞扎龍》攝影作品,就是喚起人們看鳥、愛鳥、拍鳥、更要保護鳥;珍惜濕地、愛護濕地、更要保護濕地;自然是我們共同的棲息之地,更是我們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愛護自然、珍惜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nèi)祟愖约骸,F(xiàn)在,可以這樣說保護好丹頂鶴以及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已經(jīng)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我國已經(jīng)建立起的以保護丹頂鶴為主題的自然保護區(qū)已經(jīng)超過18個,其中齊齊哈爾的扎龍自然保護區(qū)早已被列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納入中國首批《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之中,使?jié)竦乇Wo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而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及專家學者前來進行考察和旅游觀光。
![](http://img0.dili360.com/pic/2020/02/28/5e58eb7158dd62z64990455_t.jpg@!rw11)
遷徙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