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电影|一区二区欧美日韩|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center id="eo02a"></center>
      <table id="eo02a"></table>
    • 探索中國西南邊陲的物種交流中心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21年第11期 作者: 王斌 

      標簽: 地質地理   基礎地理   

      在今年10月舉行的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期間,云南省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聞發(fā)布會上公布,自1980年至今,高黎貢山范圍內發(fā)現(xiàn)和發(fā)表的新物種有627種,是中國發(fā)表新物種最多的區(qū)域。高黎貢山為何會在這41年里引領我國的物種大發(fā)現(xiàn),它又為何會擁有如此深厚的生物多樣性潛力呢?

      一次疏忽大意,讓侯勉在病床上昏迷了四天四夜,險些丟了性命。

      根據國內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圈子“流出”的信息,在高黎貢山南段,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的一片森林中,可能生活著一個臭蛙的新種。為了尋找它,侯勉已經在郁閉的闊葉林中苦苦尋覓了幾個小時,卻一無所獲。天色漸晚,失望的情緒涌上心頭。這時,他借著頭燈和手電的光線,看到溪邊趴著一條黑白相間的小蛇,憑經驗判斷應該是無毒的白鏈蛇。就在他出于職業(yè)習慣,用手將“白鏈蛇”捉起來想記錄一番時,這條不起眼的小蛇閃電般地扭過身子,沖著他的手就是一口。

      責任編輯 / 左凌仁 金暢南  圖片編輯 / 吳敬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