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地鴉 奔波在“死亡之?!敝械摹白叩伉B”
標簽: 生物地理
貧瘠枯黃的無邊沙海、熱風卷過沙丘帶起陣陣“漣漪”,滿眼的荒涼塑造出一片了無生氣的生命禁區(qū)……提起“沙漠”,人們腦中多半會浮現(xiàn)這樣的情景。我國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嚴苛的自然環(huán)境讓它被稱為“死亡之?!?,滾滾黃沙吞噬了眾多繁榮一時的古國文明,讓每一個造訪這里的人心生畏懼。然而在塔克拉瑪干的沙海中,仍有一些生命能夠頑強地存活,白尾地鴉就是其中之一。與很多鳥類不同,白尾地鴉并不擅長飛行,而是依靠靈活的雙腿奔跑于松軟的流沙之上。攝影/杜英
漫無邊際的沙海,干燥的熱風掠過高聳的沙丘,卷起陣陣黃沙。沙地中零星鉆出的梭梭和檉柳為這一片單調的枯黃增添了些許綠意。烈日之下,幾株高大的胡楊孑立在灌叢間,虬曲的枝干如同張開的枯瘦五指,無力地抓向天空。在這一片肅殺的大漠之中,一位戴著寬檐帽的英國人跨坐在駱駝背上,舉起望遠鏡將視線投向遠處的沙丘,沙脊上十幾個快速移動、時停時走的小黑點吸引著他的目光。
透過望遠鏡,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黑點居然是一群奇特的小鳥。它們并不飛行,而是在流沙上從一棵灌木跑向另一棵灌木,異常機警、難以接近。當人的動作過大、驚嚇到它們時,這些小鳥才會以一種“笨拙而沉重”的姿態(tài)不斷撲扇著翅膀飛到高處的樹枝上躲避。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