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閘能救鄱陽湖嗎?
越冬小天鵝,翩翩棲水畔
這張航拍照片拍攝于2008年11月枯水期,在鄱陽湖國際重要濕地的象湖,小天鵝成群結隊來此過冬,有的翱翔天空,有的灘涂覓食,仿如片片雪花飄落在湖面。冬季的鄱陽湖出現(xiàn)大片淺水湖灘,湖灘上留有大量魚蝦螺蚌和各種濕地植物,加之氣候溫濕,非常適合候鳥越冬。但由于天氣干旱等因素,水生生物產(chǎn)量劇減,越冬候鳥的食物供應將會越來越緊張。攝影/紀偉濤
這張航拍照片拍攝于2008年11月枯水期,在鄱陽湖國際重要濕地的象湖,小天鵝成群結隊來此過冬,有的翱翔天空,有的灘涂覓食,仿如片片雪花飄落在湖面。冬季的鄱陽湖出現(xiàn)大片淺水湖灘,湖灘上留有大量魚蝦螺蚌和各種濕地植物,加之氣候溫濕,非常適合候鳥越冬。但由于天氣干旱等因素,水生生物產(chǎn)量劇減,越冬候鳥的食物供應將會越來越緊張。攝影/紀偉濤
“蘆荻漸多人漸少,鄱陽湖尾水如天?!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對鄱陽湖那一片浩渺水色的描寫。鄱陽湖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條河入海水量的總和,被稱為“長江之腎”。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云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因為水草豐美,鄱陽湖成為亞洲最大的水禽越冬地,這里棲息著300多種濕地鳥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0種,二級保護鳥類40種。1992年,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此外,鄱陽湖的江豚數(shù)量約占長江流域江豚總數(shù)的 1/3,被稱為江豚最后的“避難所”。但是近年來,鄱陽湖連續(xù)多年出現(xiàn)旱情,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一度萎縮至不足200平方公里。雖說它本就是一個季節(jié)性、吞吐型湖泊,但水位持續(xù)嚴重偏低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的第一大淡水湖越來越小,而相關部門給出的應對之策是修建水利樞紐。長江“腎衰”的現(xiàn)狀和能否“手術”的艱難抉擇,或許是我國水危機的一個縮影。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