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采出的景觀奇跡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2年第01期
紹興一帶因為蘊含大量凝灰?guī)r而早在漢代便已成為天然的采石場,這里的凝灰?guī)r石質細膩、石色多樣,且沒有較大的破壞和剝蝕,形成儲藏量大、厚度大、成層性好、保存完好的凝灰?guī)r寶庫,為石材的開采創(chuàng)造了天然條件。
千百年來,采石工在洞內一斧一鑿開采,采出的石頭用以建房、雕刻,或者修筑海塘、海堤。而采石留下來的痕跡,也成為另一道壯觀的風景線。如圖所示,洞內景觀豐富,洞底積水成潭,可泛舟暢游;洞壁因為水滴滲入裂縫,猶如天然織成的壁畫;洞頂的天窗既使天光照進洞內,也使洞內石頭借此往外運輸,兼具科學性與審美感,雖由人造,宛若天成。攝影/葉文龍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