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了中國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2009年5月1日,《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主編單之薔、攝影師馬宏杰、攝影師吳立新一行,在中國最南端的領土曾母暗沙上放置了編輯部特制的“主權碑”。水晶制成的金字塔形的紀念碑晶瑩剔透,在碧藍的海水中圣潔奪目,在它面前,嬌艷的珊瑚也顯得黯然失色。紀念碑的4個面上都簡單勾畫出中國版圖的形狀,然后用鮮紅的漢字標出“中國最南端”的字樣。攝影/吳立新
在奔赴曾母暗沙途中,攝影師吳立新“客串”了一把船長,操船掌舵一絲不茍。單之薔主編則抓緊時間在一邊休息,連日的海上行程使人勞累非常。攝影/馬宏杰
維塔斯、張靚穎飆出的“海豚音”以頻率極高而震撼人心??墒菍τ诤T和漁民而言,他們不僅能夠聆聽真正的海豚之歌,甚至可以與海豚為伍,一起馳騁大海。這是駐守永暑礁的劉主任拍攝到的飛旋海豚,這種海豚喜歡集群伴船而行,它們不時躍出水面,并以身體縱向為軸能夠連續(xù)旋轉(zhuǎn)3—7周,故得“飛旋”之名。攝影/劉堂
去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是我久埋心底的一個愿望
在去曾母暗沙的路上,遇到了一個正在建設的石油鉆井平臺。夜晚海面上一片寧靜,石油鉆井平臺上卻燈火通明,一片熱鬧景象,可以看出這個平臺的規(guī)模不小,石油產(chǎn)量想必也不會少。遺憾的是它并不屬于中國,而是屬于馬來西亞。攝影/單之薔
2009年4月29日 晴
飛機正在從吉隆坡飛往民都魯,前者在馬來西亞西部,后者位于馬來西亞東部的沙撈越地區(qū),中間是大海。從飛機的舷窗里眺望大海,大海藍藍的,好像鏡子一樣平整,4—5月正是南海風平浪靜的日子。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