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电影|一区二区欧美日韩|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center id="eo02a"></center>
      <table id="eo02a"></table>
    • 講述福建前線故事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9年第04期 作者: 顏藝芬 龔潔 

      標簽: 歷史地理   福建   臺灣   

      從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后,到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為止,海峽兩岸一直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這場戰(zhàn)爭的主要陣地就是相距不遠的金門島和廈門島,兩地“各顯神通”,不來硬的,專門用軟的,看到底誰的“軟件”更厲害,更能獲得民心。廈門文史專家龔潔先生當時是市委第一書記的秘書,也是廈門對敵斗爭辦公室的成員(廈門對敵斗爭辦公室當時是中共廈門市委海防部下屬的一個秘密組織),對海峽兩岸處于對峙局面的那段歷史甚是了解。他為我們講述了那段時間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投敵金門 投誠廈門

      大陸和臺灣之間不管是廣播對廣播的相互“吹噓”,還是糖衣炮彈的相互誘使,都讓海峽兩岸對各自的彼岸心存向往。于是,有些大陸的民眾就想方設法偷渡金門,我們稱他們?yōu)椤巴稊撤肿印?;同樣地,臺灣的民眾也費盡心思偷渡大陸,我們稱他們?yōu)椤巴墩\分子”,同樣是偷渡,稱呼各異,這就是國共對峙時期海峽兩岸所演繹的偷渡史。當年“偷渡”的方式主要有駕駛飛機和泅水兩種,如果泅水的話,大陸這邊一定要從廈門走,臺灣那邊一定要從金門出發(fā)。于是當年,全國各地想泅水偷渡臺灣的人,便都到廈門來了。

      龔老說,當時廈門白城和椰風寨一帶的海域樹木茂盛、地形隱秘,成了偷渡金門的首選之地。當初偷渡的人很少借助船這樣的海上交通工具,而是在腰間系上三條充足了氣的自行車輪胎,借助車胎的浮力鋌而走險。這兩處海域的潮汐呈螺旋形流動,懂得潮汐規(guī)律的人,會利用潮汐的走向,輕易游到金門。然而不巧的是,偷渡的人往往不懂潮汐,被海水沖回大陸的占多數,他們一上岸就會被當地的邊防派出所抓去問話。

      責任編輯 / 劉晶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