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江上游
一片殘存的江南田園
標簽: 玉門市 文化地理 歷史地理 古村 古鎮(zhèn) 民居 松陽縣
進入云和縣境內,水流湍急的甌江變得溫柔起來。流經赤石鄉(xiāng)、緊水灘鎮(zhèn)時,甌江峽谷中形成了一條山水畫廊——云和縣境內的仙宮湖清澈透亮,兩岸青山層巒疊嶂,茂林修竹掩映其中。一個寒冬的早晨,水面霧氣升騰、晨光熹微,遠觀如云蒸霞蔚。陽光的照射下,霧靄中透出絲絲金光。微風拂來,云霧緩緩轉動,早起看護魚苗的漁民搖著一葉小舟駛來兩道網箱舒展著身軀,像是一道浮橋,引領小船駛向神秘的仙山。為了達到理想的光影效果,攝影師采用了逆光拍攝手法,讓霧氣背后的青山若隱若現,極具朦朧美感。攝影/劉麗莉
為查閱一本清代《張氏族譜》,2005年5月的一天,我走進了山下陽村——浙江省松陽縣城郊不遠處的一個小村。讓我感到詫異的是村子奇怪而神秘的格局:剛到村口,密如蛛網的小巷子就在腳下開岔,數不清的丁字路、斷頭路互相糾纏著,讓人摸不清方向。我轉悠了半天,居然沒有找到出路,仿佛陷入了一座迷宮。不經意間,我與山下陽村結下了緣分,此后到這里探訪了好幾十回,試圖破解它身上的迷津。通過查閱史志、采訪村中老者,我初步解開了村子的秘密:原來,這是一座嚴格按照星象進行布局的風水古村落。
我越來越好奇:山下陽村是個孤例嗎?不久,我聽說松陽縣的橫樟村發(fā)現了一塊南宋名人題詞的牌匾。驅車27公里后,我和一位書法家拍馬趕到那里。村邊屹立著一棵古樟樹,枝干橫伸至路外,村名“橫樟”便由此而來。那塊傳說中的古匾懸掛在村里的包氏宗祠里。除了參觀古匾,我們有了意外發(fā)現:橫樟村坐落于封閉谷地中,三面環(huán)山,兩條小溪穿過村子,在中央祠堂前交匯,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字。一位包姓老人說,這布局的寓意為“天地人和”。包氏族譜記載,村中有古建十余幢,早的建于明代,晚的建于清代。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