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河
地乳流玉走瀚海
標簽: 地質地理 水文地理 河流 盆地 綠洲 和田地區(qū)
這是和田河的兩大支流之一玉龍喀什河的上游。玉龍喀什河源于昆侖山北坡的冰川,由于昆侖山北坡處在青藏高原北側的雨影區(qū),荒漠帶幾乎一直向上延伸到雪線附近,與雪線以上的寒漠帶相連,不像天山、阿爾泰山那樣會出現(xiàn)茂密的山地針葉林與落葉闊葉林。由于坡度極陡,巖石裸露,十分有利于分散但眾多的山玉礦脈充分地暴露、剝蝕,并隨眾水匯流在玉龍喀什河中。玉龍喀什河因盛產白玉,古稱白玉河。攝影/郝沛
源于昆侖山、天山、帕米爾等高山、高原的許多河流,向著塔里木盆地匯聚,它們不能歸流海洋,而是被消納于浩瀚遼闊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形成內流河景觀。如果從另一角度看,這些內流大河何嘗不是在奔流入?!死敻梢脖环Q為“瀚?!?,連綿不絕的沙丘恰似瀚海中起伏的波濤,環(huán)繞塔里木的一系列山前沖積扇和綠洲,就好像海岸邊的諸多河口三角洲。像海洋一樣,塔克拉瑪干也有足夠寬廣的容量,源自高山冰雪融水、勢如脫韁野馬的洶涌急流,一旦從山前綠洲流入沙漠瀚海,便漸漸消于無形。這其中,和田河是唯一由南向北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大河。
這是和田河另一支流喀拉喀什河的上游,穿行于昆侖山峽谷中??κ埠右苍从诶錾奖逼碌谋?。在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北坡,峽谷兩岸陡峭的山地幾乎全為巖石裸露的無植被區(qū),即使在降水增加的高山地帶,出現(xiàn)的也只是蒿類荒漠、高山草甸、高寒草原。喀拉喀什河因盛產青玉,古稱墨玉河或綠玉河。攝影/李翔
“地乳之國”,“牧牛之地”
我經常乘坐由烏魯木齊通往新疆各地的航班,以內地旅客的眼光去看,我不能不注意到,通往南疆特別是和田的航班,有著歐羅巴人種面孔的少數(shù)民族乘客常常成為“多數(shù)”。當我到了和田河流域,這種“少數(shù)”和“多數(shù)”角色的轉換,給人的印象就更加深刻。和田地區(qū)維吾爾族人口占97%以上,在農村中更占到99%以上。在古代,歐羅巴人種和蒙古利亞人種在新疆境內相互滲入,塔克拉瑪干似乎成為了東、西方人種分布的“邊緣?!?。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J.J-qzone
劍魂吹雪-q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