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繩索的延伸
中國第二深的豎井出現(xiàn)了
相比于廣西、云南的喀斯特,重慶的喀斯特景觀似乎沒有那么響亮的名氣。但是這里的喀斯特突破了我們所熟知的喀斯特峰林、峰叢等“傳統(tǒng)”景觀,更多是表現(xiàn)在縱深數(shù)百米的豎井、天坑、地縫等負地貌上,它們隱匿于深山和茂密的樹木之中,往往難以到達,不能作為旅游地進行開發(fā),甚至很多還不為人類所觸及,是公眾陌生的事物。可能正是這樣的原因,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探索它們的行列。圖中展示的是Fenix重慶探險隊最近一次探索重慶萬丈坑的情景。
我伸出右手,艱難地把繩索繞過下降器打上硬鎖,以使它不能繼續(xù)向下滑動。然后便懸吊在距離地面500多米的洞穴深處喘粗氣。
剛才一塊落石從我頭頂呼嘯而下,雖然閃避及時,左臂還是不走運地被一塊墜落的石塊砸中,痛楚漸漸蔓延及整個身體,安全帶也緊緊勒著大腿讓肢體變得麻痹……此時,離我最近的隊友懸吊在距離50米以外的地方,這一切使我覺得自己的渺小和脆弱。但是我必須忘記身體的痛楚盡快下降到下一個平臺,以躲避下墜的石塊再次襲擊。豎井平臺是從坑口落下的巨石和坑里巖石分裂后堵塞形成的,流水在重力作用下,漸漸向下侵蝕擴張洞道。所以平臺邊有時候又濕又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到萬丈深淵。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