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關 “鎖”住長江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24年第10期 作者: 李希光
標簽: 文化遺產(chǎn) 遺產(chǎn)風景
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時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的文學家范成大受召回京,取長江水路東下,直赴臨安(今浙江杭州)。七月丙辰日,當他到達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時,卻被城東15里的瞿塘峽攔住了路。
![](http://img0.dili360.com/pic/2024/11/06/672acce64e9376w78379488_t.jpg@!rw9)
兩山夾峙 川渝東大門
長江水沖出巫山山脈后,進入中游地區(qū),險峻的三峽猶如天然屏障,隔開了東西的湖廣和川渝。而在三峽最西端的瞿塘峽口,由于兩山夾峙、其狀如門而得名夔門,無疑是一道天險。據(jù)隘設關,瞿塘關由此誕生。圖為夔門秋色(攝影/周智勇),在古炮臺上眺望長江天險,山河壯麗,一時無兩。
長江水沖出巫山山脈后,進入中游地區(qū),險峻的三峽猶如天然屏障,隔開了東西的湖廣和川渝。而在三峽最西端的瞿塘峽口,由于兩山夾峙、其狀如門而得名夔門,無疑是一道天險。據(jù)隘設關,瞿塘關由此誕生。圖為夔門秋色(攝影/周智勇),在古炮臺上眺望長江天險,山河壯麗,一時無兩。
![](http://img0.dili360.com/pic/2024/11/06/672acce6e8a9b7f55484230_t.jpg@!rw9)
瞿塘峽南岸崖壁上曾留有13通題刻,如民國“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因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已沒于水下(局部,供圖/FOTOE)?!百玳T天下”摩崖
全長6300公里的長江,最為險要之處在于三峽——分別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夷陵區(qū)南津關,總長193公里。其中瞿塘峽是三峽里程最短的峽谷,僅長約8公里。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