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古建筑群 當神圣山林遇上“大地之中”
2019年,我在美國哈佛大學訪學。在一次學術講座中,一個長期旅居日本的華裔學者,興致勃勃地談及自己的家鄉(xiāng)“新疆伊犁”:“我的家鄉(xiāng)伊犁,在今天人們的認知中,覺得它位于中國的邊陲;但其實在歷史上,或者在更大范圍的地理空間中,它就是亞歐大陸的‘中心’?!笨粗麧M臉的自豪感,我不禁感嘆,華人對“空間位置居中”,真是有著無比深刻而執(zhí)著的追求啊!
“駿極于天”
平原上“中岳”雄偉
天色蒼茫,“中岳”嵩山于平原上拔地而起。一場新雪,讓古老的山脈更添一份圣潔。嵩山主脈有太室山和少室山,山上共有72峰,堪稱黃淮平原上唯一高峰,也位于古代中國人認可的“天下之中”范圍內。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向來被中國人視作“天下中心”。而中原的核心地帶,就是這“天下之中”。
攝影/劉會賓
平原上“中岳”雄偉
天色蒼茫,“中岳”嵩山于平原上拔地而起。一場新雪,讓古老的山脈更添一份圣潔。嵩山主脈有太室山和少室山,山上共有72峰,堪稱黃淮平原上唯一高峰,也位于古代中國人認可的“天下之中”范圍內。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向來被中國人視作“天下中心”。而中原的核心地帶,就是這“天下之中”。
攝影/劉會賓
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在追尋“中”。而令人驚訝的是,早在空間地理科學不甚發(fā)達的先秦時代,人們似乎就已經能夠找到“中”的準確位置了,比如周成王時期,為了營建新都,周公曾以立表測影之法確定了“地中”的位置——嵩山之南的陽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鎮(zhèn)),而新都成周也花落“地中”附近、位于伊洛盆地的洛邑(今洛陽)。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