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王朝,遷過多少都?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23年第11期
標簽:
夏商兩朝建都于何處?眾說紛紜。
先說夏朝。文獻記載,從夏啟到夏桀,16位夏王曾都于陽翟、斟尋、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等地。夏朝建立之前大禹所居之處,雖從嚴格意義上講不能算作“夏都”,但畢竟反映了夏族早期的政治中心地帶,故也常被納入學術討論的范疇。至于商代,史載有6座都城,分別是亳、(囂)、相、邢(庇、耿)、奄、殷。因文獻中多次出現(xiàn)“遷于某地”的記述,學者們便試圖從政治、軍事、游農、游牧、水患等角度,去解釋商人大費周章遷都的理由。當然,也有持不同看法者,主張夏商只有兩次大的遷徙,分別是從陽翟遷往斟尋,從亳遷至殷,其余各都,皆是主都之外并存的“輔都”,而非廢舊立新。這些都城究竟在何處?近百年來的考古發(fā)掘給出了一部分答案。在下面這張圖上,我們嘗試去展現(xiàn)夏商兩朝都城的大致方位。觀點駁雜,只能擇一,歷史的真相究竟為何,還有待來日揭曉。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