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輩 | 血緣與秩序的密碼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9年第08期 作者: 知琪
標簽: 文化符號 文化遺產(chǎn) 遺產(chǎn)風景 讀史筆記 歷史拾遺
我的朋友老唐,生在一個大家族里,人丁興旺,每年春節(jié),都要回鄉(xiāng)“合族拜年”。想來,以他四十多歲的年紀,免不了要狠狠地吐一回血,給出一堆紅包,豈料,他卻是族里收紅包最多的人之一,給他發(fā)紅包的,年齡最小的“長輩”才九歲,他得叫“十五叔公”。有一種尷尬叫歲數(shù)大,輩分小。
他家鄉(xiāng)的民居一片接一片,整齊森嚴。這些民居中最重要的是唐家大屋,三進開間,包括正廳、花廳、廂房、天井,初一祭祖時,全都站滿了人。然后再依長幼輩分,到祠堂連續(xù)向祖宗拜祝致祭。按照族譜順序,第17到22輩(代)分別由一面醒目的輩分牌引導,依次上前叩拜,輩分是多少,即叩多少次,因此老唐要叩22次。他們這一排8人,輩分牌上寫著大大的“旭”字,我的朋友名字就叫唐旭新。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