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子 最低調的貼心
織襪密密縫
圖中是一幅清代廣州外銷畫,描繪了一個婦女正在縫制長筒襪的場景。清代官員普遍穿靴,因此襪子也呈長筒形狀(供圖/FOTOE)。
圖中是一幅清代廣州外銷畫,描繪了一個婦女正在縫制長筒襪的場景。清代官員普遍穿靴,因此襪子也呈長筒形狀(供圖/FOTOE)。
需系帶的襪子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殷商末年,文王姬昌率兵去攻打商朝的屬國崇國,走到一個叫鳳黃山的地方時,系襪的帶子松了,便自己動手將帶子系好。等等,古人的足衣也就是襪子竟然需要系帶?今天的人也需要“呵呵”了。
古人稱襪子為“足衣”,在一本專門解釋古代各類名物的書籍《中華古今注》中,在“韈”條目里記下了足衣的樣子:“三代及周著角韈,以帶系于踝?!庇靡粔K布制成三角形襪子,頗為有趣,由于襪底不貼合,系在踝關節(jié)上的絲帶就很重要了。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