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里的唐宋風騷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司馬公公
標簽: 古代生活
資料參考:《茶經(jīng)》 【唐】 陸羽 著;《茶具圖贊》 【宋】 審安老人等 著
唐·煎茶
唐時,飲茶開始向民眾普及,開啟了飲茶有道的時代。唐人的飲茶方法,主要為煎茶:將餅茶碾末,置于鍋中煎煮,讓茶葉充分滲透再飲用。唐朝的茶具脫胎于酒具,不但配套齊全,而且形制完備,陸羽《茶經(jīng)》中就系統(tǒng)地記載了二十八種茶器具,并將“器”與“具”分別呈現(xiàn)。茶具主要有:籝(yíng)、灶、甄、柞臼、規(guī)、承、詹、芘莉、棨(qǐ)、撲、焙、貫、棚、穿、育。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