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汴河上的橋梁革命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6年第01期 作者: 李曉光
![](http://img0.dili360.com/ga/M01/3F/FA/wKgBzFanBR-ATopAACBIxolfL9E205.tub.jpg@!rw9)
汴河“飛虹”
此圖截取自《清明上河圖》一畫的中心段落,橫跨汴河兩岸的“虹橋”,成為耀眼的主角。寬闊的橋面上人潮涌動,商販的攤檔見縫插針。橋下一艘大船正欲駛過,眼見勝利在望。這一畫面真實描繪出宋代汴河上“無腳飛橋”的風貌,讓后人一窺宋代造橋的奇跡之作。供圖/故宮博物院
此圖截取自《清明上河圖》一畫的中心段落,橫跨汴河兩岸的“虹橋”,成為耀眼的主角。寬闊的橋面上人潮涌動,商販的攤檔見縫插針。橋下一艘大船正欲駛過,眼見勝利在望。這一畫面真實描繪出宋代汴河上“無腳飛橋”的風貌,讓后人一窺宋代造橋的奇跡之作。供圖/故宮博物院
難容一座橋
北宋東京汴梁城里,全城的人正在為一條河而發(fā)愁。
這條河穿城而過,稱作汴河,大宋的都城由它得名。在依水行舟的年代,作為南方漕糧直抵京城的大運河,僅運送糧米一項,每年即達800萬石,1石約60公斤,說一條河養(yǎng)活了一座城也不過分。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