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电影|一区二区欧美日韩|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center id="eo02a"></center>
      <table id="eo02a"></table>
    • 瓊鳥飛過 大地留痕 五個關鍵詞看藏文化中的“象雄烙印”


      發(fā)布時間:2020年03月03日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增刊 作者: 孫吉 

      標簽:

      在充滿后世虛構與浪漫想象交織的亞洲大陸上古史中,“象雄”無疑是一個獨特而迷人的存在。如今,曾被認為已消失的象雄,依然在青藏高原留下了諸多可見可知的“烙印”,不管是器物制度還是觀念意識,它們無聲無息卻似乎又隨處可及。本文作者從建筑、族群、圖騰、習俗、文字等五個角度,解讀了象雄在建構藏區(qū)文化中殘存的諸多痕跡。
      當惹雍錯一帶被認為是象雄文化的一個中心
      當惹雍錯是西藏古老宗教本教(即苯教)徒崇拜的最大圣湖,也是西藏面積第四的大湖。當惹雍錯為南北走向,三面環(huán)山。湖周邊的達果山一列七峰,山體黝黑,頂覆白雪,它和當惹雍錯一起被本教徒奉為神山和圣湖。有學者認為,在青藏高原,曾經存在一個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文明高度發(fā)達的古象雄王國。最輝煌的時候,象雄王國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區(qū)的岡仁波齊(上象雄),橫貫藏北的尼瑪、申扎一帶(中象雄),東至今昌都丁青一帶(下象雄),疆域遼闊,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而這其中,中象雄的中心就位于達果雪山和當惹雍錯的附近。

      “我們(宗教)的歷史有整整18000年!”10歲的小僧人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在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區(qū)墨爾多山的一座寺院,我偶然碰到了一位小僧人,他稚嫩的臉龐呈現(xiàn)出一種不容置疑的神情,同時很明顯,他也渴望得到聽者的回應。

      我沒有立即給予任何贊美或辯難的表示,但無法掩飾內心的驚訝。盡管我明白,“18000年”這個遠遠超出他年齡的數(shù)字,只是從虔誠宗教語境中建構而成的認知體系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 / 雷東軍  圖片編輯 / 王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