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苗鄉(xiāng)過新年

發(fā)布時間:2015年02月05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徐龍 

標簽: 人文主題   鄉(xiāng)村印象   風土人情   邊城   融水苗族自治縣   

又快要到過新年的時候了,每當想起過年就會想起苗族的過大年。

苗族曾經(jīng)自稱“牡”、“蒙”、“摸”、“毛”,有的地區(qū)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為苗族。為了發(fā)掘各民族瀕臨消逝的民俗事象, 真實、生動、深刻地記錄當今中國各民族民俗事象的沿革與變遷。在這篇文章里記錄了關(guān)于苗族過新年的圖片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苗族這個勤勞而美麗多彩的民族,走入苗家深入他們的生活,真實的感受苗家的真情,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去。在這里發(fā)的圖片主要拍攝于廣西的融水地區(qū)的苗族,在融水地區(qū)苗族主要集中在安太和安垂二個苗鄉(xiāng)。

2012年新年在融水的安太鄉(xiāng)苗族趕坡會時的場景,每家每戶的苗民都到自己屯的田地里聚集,歡快的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新年。

在中國,苗族現(xiàn)有800萬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地。苗族是個大家族,其中的支系多到幾十種,但具體有多少種我也不知道,尤其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被漢化了,我在廣西拍攝的苗族就有白苗、高山苗、花苗、偏苗、青苗等等。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大年,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shù)地區(qū)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睔q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些年以來,絕大多數(shù)苗族過年已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jié)年,但苗族的風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

苗族過大年從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tǒng)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湘西春節(jié)期間的娛樂活動稱 “趕年場”,主要內(nèi)容有打秋千、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在廣西的融水地區(qū)苗族一般叫“趕坡會”,坡會一般從初三到初十七天天都有,在每年的正月期間大苗山里的各鄉(xiāng)村都開展這一活動,迎接新年的到來。

 節(jié)日期間的各種活動極為豐富。主要活動有斗牛、賽馬、跳蘆笙、游方等。斗馬是最好玩的了,把二匹公馬牽到田里,然后用一匹母馬在二匹公馬之間走上一圈,公馬就會相互斗毆起來,為了爭奪母馬的交配權(quán)常常打的死去活來的,各村寨都有傳統(tǒng)的斗馬場,四周的山坡是天然看臺,斗馬時各地滿懷興趣觀看的人常常有五六千之多。 

一到坡會的日子,各村各寨的隊伍就從四面八方涌到蘆笙坪上,在各自的蘆笙柱下祭祀、踩堂,祈求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人畜興旺。
蘆笙是苗族兄弟就地取材用竹子制成的樂器,是苗家生命的組成部分。在蘆笙柱下吹笙踩堂,是苗家兒女的歡樂。每一次蘆笙踩堂都有上千人參加,氣勢宏大,非常熱鬧。
蘆笙坪是坡會的主要活動場所,蘆笙坪上立著各個寨子的蘆笙柱。蘆笙柱頂立有一只寓意吉祥的鳥,柱身盤著一條金龍,蘆笙柱是神圣的象征。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踩堂之后,各項活動就正式登場了:有斗牛的,有斗鳥的,也有對歌的,最吸引人的當屬斗馬啦,這是幅非常巧合的圖片,兩匹公馬在相互廝打著時,一條小狗不知道什么時候穿了進來,像模像樣的做起了裁判。

過年是最大的節(jié)日,要準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

這張畫面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也是我難以忘懷的作品,讓我走上了貼近民生的紀實路。那天一直在創(chuàng)作中,不知什么時候起身后一直跟著位老人,我時不時的回頭看他時、他總是在笑,我問他怎么了,他說在等我什么時候結(jié)束拍攝呢,我很好奇的問為什么?他說等我去他家吃飯。這下子我可悶了,那有這樣的好事哦,他看見我猶豫拉著我就走,到了他家我才知道自己“上當”了,一大幫的人圍著桌子在喝酒,我知道自己這下完了,嘴里一直在說不行不行,這樣不行的。老人很耐心的告訴我,他說這是他們這里的風俗,從遠道來了客人就要在當?shù)厝思页燥埡染频?,我一時被說的語塞,老人抓了把糯米飯伸手過來讓我吃,我看著他那臟兮兮的手怎么也不敢吃,就這樣僵持起來的時候,房里走出來位很美的姑娘,就是圖片中的這位。她告訴我不吃飯可以但要喝酒,她拉著我的手順手就從桌子上端起了碗就要我喝,我很無奈的說我還是吃米飯吧。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一口把糯米飯裝進了自己的口里,塞的我是眼淚直接流了出來,她卻笑了,拉著我進了里面的屋子,叫我坐在一邊她做著燒烤給我吃,我被那種特定環(huán)境的美震驚了,圖片很多張,這是其中的一張,從此我走上了紀實的路,一發(fā)不可收。
蘆笙柱是神圣的象征,一般情況下苗族的蘆笙柱的遷移或重心樹立是要在特定的時間里才能做的。
每個村或者屯都有自己的蘆笙柱的,蘆笙柱也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每到節(jié)日時他們都會圍著各自的蘆笙柱下祭祀、踩堂,祈求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人畜興旺。

在離開融水縣幾十公里外還有個苗鄉(xiāng),這里也有根樹立著的蘆笙柱,這里就是深處大山的安垂鄉(xiāng)。從縣城到安垂鄉(xiāng)要經(jīng)過45公里的山路,山路不是很好走,2013年的新年里我開車翻越大山來到了這里,真實的感受了這里苗家的風土人情,觀看了傳說中的芒蒿節(jié)。芒蒿是苗族的祖神之一,每年春節(jié)過后就會從山林中跑出來,為各家驅(qū)瘟逐疫。在苗族人們的心目中,芒蒿是正直、友善、勤勞、勇敢、吉祥、幸福的象征,芒蒿向誰奔來誰就能獲得福氣,所以人們對奔舞中的“芒蒿”都喜笑相迎。

安陲鄉(xiāng)位于融水苗族自治縣北部,地處元寶山腹地 ,屬于融水地區(qū)的元寶山系,這里山清水秀風景格外的迷人。2013年的新年我在這里度過的,這是村口處的廣場,每到新年的時候大家都在這里聚集吹蘆笙跳踩堂,歡歌笑語慶祝新年。
這里和安太苗鄉(xiāng)有著天壤之別,這里是個山村,有很多的珍稀動物穿山甲、猴子、野豬等。珍稀植物有羅漢松、紫木、黃檀、楠木、金絲草等。
讓我驚奇的是這里出美女,女孩一個比一個美,美到我自己想是不是我是從大山里來的了,看見她們的笑你一定會醉的。當踩堂開始的時候,圓圈不是很大的,隨著美女的不斷加入圓在擴大擴大,一直圍著蘆笙柱轉(zhuǎn)呀轉(zhuǎn),對著你不停的笑,我想你一定會來這里感受這份風土人情的。
踩堂之后芒蒿正式登場了,傳說中的芒蒿手上涂抹著豬油攪拌的鍋地灰,黑么么的向你奔來。據(jù)說在那天被芒蒿摸過的人能獲得福氣,所以隨便怎么摸你都不可以生氣的哦,尤其是女人,你可不能隨便尖叫的、更不能喊有人“非禮”啦。
這里真是美女輩出的地方,被芒蒿嚇的躲在樓上的美女們怕被“無禮”亂摸嚇的不敢下樓來。這是她窺視后一笑的容顏。
好奇的孩子也在偷偷的觀看外面的精彩活動。
活動中開始下起了絲絲小雨,村民們不知道是怕被涂抹還是為了避雨都上了自己家的閣樓觀看活動。
要知道他們在做什么請你過年的時候來廣西融水的安垂鄉(xiāng)感受下這里的芒蒿節(jié),體驗下這里的苗家風土人情。

芒蒿節(jié)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由于圖片太多要寫的東西也很多,實在無法在這里滿足,還是希望能親臨廣西,在廣西的融水苗鄉(xiāng)過個新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編輯的話:作者帶領(lǐng)我們一起走進廣西苗鄉(xiāng),去那看看苗族人家如何過大年,他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他們熱愛家鄉(xiāng),并努力、幸福的生活著。

把我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點評,請點這里投稿

選擇點評項

  • 讀后感言
  • 可圈可點
  • 提升空間
  • 背景知識
  • 有點爭議
讀后感言
收起
可圈可點
收起
提升空間
收起
知識背景
收起
有點爭議
收起
全部評論(2)
熱度
時間
  • 0

    藍天白云yyq123

    • 讀后感言

      長知識了,鄉(xiāng)土人情,景美人美,贊一個。

    03-02 15:02 分享  回復(fù)(0)
  • 0

    老卡

    • 讀后感言

      漂亮 謝謝樓主分享

    02-09 22:08 分享  回復(fù)(0)
加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