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鳴沙山與月牙泉
發(fā)布時間:2015年01月15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楊東
地處祖國大西北的甘肅省敦煌,不僅擁有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壁畫藝術,還有一處奇異的沙山與美妙的泉水共存的美景,這就是著名的鳴沙山與月牙泉。
鳴沙山位于敦煌縣城以南6公里處。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數(shù)十米,沙峰起伏,脊如刀刃,人登沙山頂巔下滑,沙礫隨人體墜落發(fā)聲,似絲竹管弦樂曲:風繞山吹來,沙山轟鳴作響,如金鼓,似霄聲;游人至此,無不興昧盎然?!吧硯X晴鳴”,為敦煌八景之一。
傳說古時有一將軍,領兵出征,到此打了敗仗,全軍覆沒,積尸數(shù)萬,一夜之間狂風大作,吹沙覆蓋成丘,沙內時聞有鼓角之聲,故有鳴沙山之名。
從鳴沙山北坡而下,到了山腳,眼前出現(xiàn)一彎“新月”,這就是月牙泉。月牙泉形狀酷似月牙,泉水清冽甘美,始終澄澈如鏡,池旁水草叢生,蘆葦搖曳;藍天黃沙,碧水綠襯,清幽雅致,風景秀美,“月牙曉徹”又為敦煌八景之一。
據(jù)古文獻記載,此泉在后漢時期就有,千百年來流沙堆積,泉水從未涸竭,實為自然界一大奇觀。史書上關于“元鼎四年,有神馬出握清水中,武帝得之,作天馬歇”的記載,給這顆沙漠明珠更增添了幾分神韻。有人賦詩贊曰:“一彎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鏡比明。風卷飛沙終不到,淵含業(yè)水正相生。”該詩正道出了月牙泉的妙處。
自然界的水泉多若繁星,然而沙山與美泉共存的情形是不多見的。在沙山包圍之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月牙泉,是因為疏勒河水從地下滲流到此地,在良好的隔水層上,形成了豐富的含水層。在這種情況下,含水層一旦出現(xiàn)裂縫,水就會由于壓力的作用向上涌,這就是裂隙泉。而鳴沙山腳下正有這樣的一道裂隙,于是地下水涌出,形成今天美麗的月牙泉。
其他地區(qū)的沙漠中也曾有類似的泉,但是那些泉或是阿沒有良好的隔水層而下滲了,或是被沙埋了。然而月牙泉歷經(jīng)幾千年卻“沙填不滿”。
那么月牙泉為什么沒被沙埋呢?仔細觀察這里的地形,不難發(fā)現(xiàn),月牙泉北、西、南三面皆山,只有東面是風口。當風從東面吹來時,受到高大的沙山阻擋,氣流只能在山中旋轉上升,把山下的細沙帶到了山頂,并與山外吹來的風平衡,使得山頂?shù)纳巢豢赡鼙圾P吹到山下,失去了形成流沙的條件。所以,月牙泉能歷經(jīng)幾千年而未被沙埋沒,形成了沙與泉共存這一奇景。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echo9
- 漂亮……
楊東 贊同yyang1966
- 好風光,好拍攝。
楊東 贊同maykel0007
Ariel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