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后的黑陶傳人
發(fā)布時間:2012年11月15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徐獻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0/75/wKgBzFQ2aiGAHqytAAE19doPobM094.jpg@!rw9)
浪漫女兒鄉(xiāng)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0/76/wKgBy1Q2aiKAZ6K6AAZ98KGz9Os004.jpg@!rw9)
清早7點,我們便出發(fā)前往扎壩,離開縣級公路后,汽車就進入了鮮水河流域。這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普通轎車根本過不去,7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顛簸了3個小時。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0/75/wKgBzFQ2aiKAW5whAATf0M_vbt0960.jpg@!rw9)
扎壩位于道孚與雅江交界處的深山中,地處道孚縣最南端,這里山高坡陡,河谷深幽,人跡罕至。因生活在峽谷中的人們至今仍保留著走婚習俗,又被稱為“全世界第二個母系社會走婚習俗的地區(qū)”。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0/75/wKgBzFQ2aiOAHrmqAB0sFTLYuvU918.jpg@!rw9)
扎壩人的婚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比較固定的對偶婚姻,另一種就是人們所說的走婚,當?shù)厝私凶觥芭婪孔印薄?/p>
男子首次到女方家走婚時,必須要“爬房子”。扎壩人的住房皆用片石砌成,墻體筆直平整,想要獲得愛情的男子必須要手持兩把藏刀插入石墻縫中,雙手交替攀爬而上,翻窗而入。第一次爬房子成功后,便會取得女方家的認可,從此可從大門隨便出入。這樣飛檐走壁的浪漫愛情比摩梭人更為奇特。
黑陶傳人
![](http://img0.dili360.com/ga/M00/00/76/wKgBy1Q2aiOAEpfBAAD1k2I5t28453.jpg@!rw9)
經過打聽,我們很快就找到了此行想要拜訪的人——黑陶手工藝傳人爾讓。一陣寒暄,樸實的話語讓我們體會到這位藏族漢子的真誠。
爾讓的工作間不算大,只有不足20平方米,但是房間里擺滿了正準備制作的黑陶的坯子。
在他的操作臺上,放著一件尚未成型的坯子,只見爾讓靈巧的手在坯子上左右滑動,坯子底座不停地旋轉,陶土在他的手中慢慢向上“生長”,漸漸成形。對每一件陶器造型的差異與變化的掌控,全憑他一雙巧手,這嫻熟的技藝是日久天長練就的。不一會,一件黑陶的初坯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是一個盛湯的罐子,線條流暢,造型也很獨特。
![](http://img0.dili360.com/ga/M00/00/76/wKgBzFQ2aiOAcZLYAAX3ODKpvCY205.jpg@!rw9)
爾讓說坯胎做好后,還需要在陰涼的地方放幾天才能燒制。燒制用的不是煤炭,而是山里的柴火。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0/76/wKgBy1Q2aiSAGfsfAAD6oUkPi3s813.jpg@!rw9)
爾讓制作的陶器完全是依照祖?zhèn)鞯某绦颍鹤韵露稀J紫仍谀景迳献龊玫妆P,然后將粘土揉成勻整的長條,把長條繞成圈接在底盤上,然后一只放在坯內,一只在坯外,壓住長條,按順時針向上捏制,同時也帶動下面的木板。
這些陶坯幾乎不加紋飾,除了放陶坯的木板,余下的工具全是自己加工的原始小工具:小竹片、尖而長的竹刀、壓制簡單花紋的木模具。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0/76/wKgBzFQ2aiSAXajyAAQ_Y97UaII786.jpg@!rw9)
在隔壁房間里,錯落有序的擺放著黑陶的成品和半成品。制陶是扎壩一項古老的手工技術。據格勒博士考證,“雜巴”(即扎壩、扎巴)一詞在藏語中意為“制陶人”。扎壩制陶不僅歷史悠久,在藏族社會中也極具影響力,因而有學者稱扎壩人就是藏傳陶藝的主要傳承者。
扎壩人與黑陶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0/76/wKgBy1Q2aiSAHTmrAANARh39-mA798.jpg@!rw9)
在扎壩人的制陶作坊中最常見到的就是黑陶,而這精美的藝術取之于生活也用之于生活,當?shù)丶彝ブ械纳钣镁邘缀跞亲灾频暮谔掌骶?,如炊具、餐具、飲具、取曖的火盆,甚至是宗教祭祀時煨桑的工具。
黑陶成為扎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就像玻璃對于今天的都市人。爾讓又是黑陶手藝傳承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一雙手維系著這門藝術的傳承。
行箋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0/76/wKgBzFQ2aiSAMHiZAAUbCtu34ho612.jpg@!rw9)
【交 通】
扎壩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境內的一個大峽谷中,從道孚縣城出發(fā),沿著鮮水河走70余公里就到了扎壩,路途顛簸,路況不是太好。(背景提示:扎壩作為一個地域概念,是指道孚、雅江兩縣結合部、鮮水河大峽谷沿岸扎壩人生活的地方,實際上就是現(xiàn)在的道孚縣扎壩區(qū)和雅江縣扎麥區(qū))。
成都市—道孚縣:全程約490公里,沿成都繞城高速離開成都,走成灌高速→都汶高速→國道213→省道303,即可到達甘孜州道孚縣境內。
【食 宿】
進入扎壩之后,賓館很少,可以借宿在老鄉(xiāng)家中,可以更好地融入當?shù)氐纳?。道孚縣城倒是有投宿的地方,不過價格較高,二星級賓館住宿一晚要200多元,在縣城內的香巴拉賓館就是一所二星級賓館,標準雙人間280元/晚,電話:0836-7122222。
攝影師介紹
![](http://img0.dili360.com/ga/M00/00/76/wKgBy1Q2aiSAfkOSAAInlbkaWG4229.jpg@!rw9)
徐獻,從事攝影16年有余,關注西部人文風光風情的拍攝,用心靈按動快門,用鏡頭記錄歷史,專注于汶川震前震后的記錄與拍攝,同時深入川西考察拍攝鮮為人知的民間手工藝與風俗。
責任編輯 / 宋歌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