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电影|一区二区欧美日韩|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center id="eo02a"></center>
      <table id="eo02a"></table>
    • 雅江左岸,夢的穿越


      發(fā)布時間:2013年01月29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韓宗萍 

      標簽: 峽谷   冰川   河流   風光照片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堪稱“地球上最后的秘境”,許多地區(qū)至今仍無人涉足。峽谷里冰川、絕壁、塌方和巨浪交織在一起,環(huán)境十分惡劣,因此也有“死亡峽谷”之稱。

      2010年9月,我們踏上了夢想多年的大峽谷左岸穿越之旅。

      啟程向西

      在拉薩和隊友匯合后,我們一行四人經(jīng)過峽谷口的派鄉(xiāng)來到達林村。

      達林村很小但很美,一片異常開闊的草場,牛羊安詳其上,村頭有幾幢漂亮的藏式新居。汽車只能開到這里了,以后的路就需要我們自己了。

      出發(fā)前,在達林村最后一頓豐盛的藏餐。

      向導背夫們開始分配行裝,以便大家的負重盡量都均衡一些。背夫們幾乎很嚴格的遵守一個規(guī)則,最初分配給誰的東西,就由誰一直背著,一般情況下不換人。

      漫步伊甸園

      山的轉角處,一匹漂亮的小馬突兀的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本以為是野馬,后來背夫告訴我這些可能是峽谷里哪戶人家的馬兒。

      想來這里的牛、羊、馬兒們仿佛比山外或是平原地方的牲畜們幸福許多,它們常年被散養(yǎng)在山里,逐水草而生,游蕩山野,逍遙自在。

      峽谷里有著各種菌類,五彩繽紛的像花兒一樣盛開在山道上、樹木下和草叢間。

      一路上風景優(yōu)美,滿山的野果伴我們而行。被背夫們稱作“紅果”的野果漫山遍野都是,酸甜可口,屢食不厭。

      朝圣加拉

      加拉是寧瑪派最早開發(fā)的圣地,它是該派重要的轉經(jīng)線路之一。

      傳說里,蓮花生大師在藏地埋藏了一百零八處伏藏,開發(fā)了閻羅大瀑布圣地,并在加拉建立了閻羅宮殿鎮(zhèn)壓惡鬼,而那自巨石巖縫中迸發(fā)出的閻羅大瀑布可以看見未來的圣跡,那里也就是加拉轉經(jīng)的核心所在。

      轉過山崖,俯瞰雅江。雅江邊的加拉圣跡莊嚴而神秘。

      荒草叢生的煨桑塔和佛塔都很殘破了,五彩的經(jīng)幡繞滿周圍。狹小的修行洞是加拉轉經(jīng)者必須拜謁的圣跡之一。

      一座掛滿經(jīng)幡的木橋通向對岸,橋下閻羅大瀑布發(fā)出震天的吼聲。站在橋上,水汽蔓延,可以真切地感到木橋在巨大的瀑布沖擊下發(fā)出的震顫。

      泥與水的掙扎

      雅江峽谷里溪流遍布,過這樣激浪滾滾、巨石橫陳的山澗激流,都必須用木頭搭橋而過。

      在我們前進的必經(jīng)之路上,冰川融河自山口跌落而形成的瀑布發(fā)生了泥石流。在齊膝深的泥漿中跋涉,一直都不用拐杖的幾個背夫,也都拿著棍子在泥漿中慢慢前行,相互攙扶著涉過冰河。

      雨后江灘的巨石濕滑無比,攀爬跳躍其上,得加倍小心。否則輕者崴腳,重者腿斷。

      雅魯藏布江今年的水位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原來可以沿江岸碎石灘行走的路,有些已經(jīng)淹沒在了滔天的洪水中,不能再沿江行走時只能選擇向山上橫切。

      狂蜂來襲

      鐵礦營地旁邊是力古冬果冰川。雅江兩岸還沒有什么秋色的印象,更像是盛夏時節(jié)。雅江在這里是一個很大的拐彎,狹窄的河道讓滾滾東去的雅江濤聲如雷。

      峽谷里野蜂時常出沒,鐵礦營地是我們遭遇最大規(guī)模蜂群襲擊的一次,成群的野蜂向我們發(fā)起了自殺式的攻擊。

      頭上、臉上、頸上、背上……無處不在的蜇傷。

      一直等到帳篷外邊沒有野蜂的聲音后,我們才從帳篷里出來,蓋在登山杖把手上的毛巾,被大約上百只的野蜂蜇了。

      力古冬果冰川

      從左岸穿越大峽谷,在力古冬果冰川附近的江岸是絕壁,不可逾越,我們決定由力古冬果冰川上山,大約上升2000余米后翻越章根拉埡口,再下降至奶通,完成對加拉白壘的橫切。

      力古冬果冰川的冰舌部位海拔2600余米,長期侵蝕致使山體疏松破碎,崩塌的冰漬石在長期的擠壓磨礪中成了細碎的石渣,覆蓋我們所見的冰川體。冰川融化形成大量的冰裂縫,縱橫交錯。

      在力古冬果冰川營地遙望對岸的南迦巴瓦。這座中國最美的雪山藏匿于世界最深的峽谷之間,不為常人所見。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跨江對峙,峽谷深達6000余米,成就了雅江峽谷“世界第一”的美名。

      冰川在陽光的照射下開始融化,濕滑難行。在我們經(jīng)過的眾多冰裂縫中,這個冰裂縫最讓我膽戰(zhàn)心驚。

      寬、深、滑,泥漿般的冰川融水在裂縫里激宕轟鳴,其下存在巨大的冰穴洞窟。冰川后是近70度的傾斜坡面,且亂石峋嶙凸凹,很多仰角地帶,愈往上山勢愈發(fā)陡峭。同時,我們也出現(xiàn)了缺水的危機。

      出發(fā)時帶的一盒月餅在奔走了大半的峽谷旅程,上了幾千米海拔后終于與大家見面了。

      決戰(zhàn)章根拉埡口

      章根拉埡口海拔4784米,袒露的碎巖觸目驚心,前面爬行的人不經(jīng)意碰下的石頭接二連三地往下掉,讓人的神經(jīng)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回望上升的路,山脊如刀鋒一般陡峭。

      別以為朔風勁吹的章根拉埡口除了碎石便是礫石,其實還有美麗的花兒生長在這里。它們在這苦寒的石縫中幽然綻放,兀自清香。

      章根拉埡口營地,低于章根拉埡口海拔高度66米處。從埡口橫切到此一路亂石、斜坡,這兒是唯一一塊看起來似乎平一點的亂石緩坡。碎石板間沒辦法把帳釘扎牢,只有用帳繩捆在石頭上,朔風呼嘯,寒冷刺骨。

      加拉白日

      翻越上迷霧籠罩的山脊,大約只有10多公分寬的山脊絕對不敢站立。這里是個風口,狂風刺骨,異常寒冷。

      我們帶了30米動力繩,在穿越的路上用過2次,一次是行程的第六天,為了翻過雅江岸邊的一處20多米寬并且凸出到江面的弧形石壁,一次便是現(xiàn)在翻越加拉白日這刀鋒般陡仄的山脊,30米動力繩不夠用,還接上了背夫們用來捆扎竹簍物品的扁繩。

      亂石群包圍中的冰川有著奇特的魚鱗狀花紋。

      加拉白日營地在一個緩坡臺地上,背靠加拉白壘群山,面對奶通一帶的群巒峰巔。山巒上云霧依舊繚繞,細雨淋漓不歇。

      酥油茶和糌粑是我們的主食。在冷雨里,一鍋水,切點風干肉,放上辣椒、鹽巴、大蒜就開始煮,待水開后再抓幾把糌粑粉放進去攪拌便成了一鍋味道鮮美又極能御寒的辣椒湯。

      澤國奶通

      奶通,一個神奇的地方,通往天堂的秘境。奶通盆地上,除了雪山和冰河外全都是綠色的。網(wǎng)狀的冰河水環(huán)流盆地一周后,匯集于盆地東部一角,撲下山崖,奔向雅江。

      傳說里,公元8世紀發(fā)生在藏區(qū)毀寺驅僧的“禁佛運動”中,蓮花生大師穿越雅江峽谷避走印度,路過奶通留下諸多圣跡,埋下若干伏藏以待后來人重振寧瑪派。

      我們在奶通盆地山腳下的沼澤里前進,為了跟上背夫們趕集一般的匆匆腳步,慌不擇路的我經(jīng)常一腳深陷泥沼不能自拔。雨后的山澗里溪流水量很大,溪流之外沒路可走,只能在溪澗長滿青苔的亂石間來回穿梭。

      我們的幾個向導都沒有完全走過雅江峽谷左岸這一段,整個穿越過程中因為沒有任何坐標數(shù)據(jù)可以參考,我們從未使用過GPS導航,可我們的隊伍卻從未迷失過方向。只能說,大峽谷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教會了他們一切,讓他們具備了超常的能力,甚至成為他們的一種本能。

      奶通濕潤的一夜。帳篷里濕透了,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我們的營地只能扎下我的一頂帳篷。其他人都擠在一塊有些像巖屋的傾斜巨石下度過了一夜。

      列曲隆巴

      連續(xù)的大雨,列曲隆巴的水位很高。這一帶雖然還是無人區(qū),但已經(jīng)接近門中村,屬于獵人的狩獵范圍。

      這些河流過去是獵人打獵的必經(jīng)之地,因此很多河流上都有溜索。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都是這樣過河的。渡過列曲隆巴,我們向門中村進發(fā)。

      過河之后的森林越來越美,非常像遠古神話的場景,當身臨其境時你才會知道迷路走失的恐懼,泥濘濕滑的“道路”,還有那螞蟥成群的攻擊是多么的可怕!

      所謂“道路”,都是野牛等動物的路跡。坎坷崎嶇的“道路”加上齊膝深的泥漿,十分難行,背夫說2小時就到的門中村,我們整整走了6個小時。

      在竭力匆忙的跋涉中,螞蟥成群結隊的向我們發(fā)起攻擊,前赴后繼地飛向我們的身上、臉上甚至嘴邊。被它們咬過的地方,更是成為它們的集中攻擊點,每隔幾分鐘就可以在那個地方抓下好幾條螞蟥。

      云中村落

      在門中村我們與背夫們分開行動,他們直接前往當晚的帕隆藏布江邊上的朵赤洞營地,我們則去扎曲村看大拐彎,然后再折返帕江前往營地與他們匯合。

      扎曲村原來有7戶人家,現(xiàn)在只剩下4戶了,有幾棟房子明顯已經(jīng)沒有了人煙。村子里修建了一棟用來接待游客的房子,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荒廢,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插滿經(jīng)幡的山坡頂,正好俯瞰帕隆藏布扎曲拐彎。

      我們中午在扎曲村的一戶人家吃飯,美麗的扎曲女孩有著一手不錯的廚藝。村里的酒是他們用一種叫雞爪谷的植物釀成的,他們也把雞爪谷磨成細面做粑粑和烤餅。

      去往排龍

      扎曲村到排龍出口有27.6公里,沿著帕隆藏布江溯流而上。帕隆藏布江最窄的地方叫“貓?zhí)鴯{”,那里有宛如壺口一般的峽谷巨巖,扼住了狂暴的帕江。據(jù)稱枯水時節(jié),這巨巖上狹窄得連貓都可以跳躍著越過帕江。

      沿帕江前進,塌方的地方很多。這是我們進峽谷穿越以來遇到的規(guī)模最大、最長的塌方,自數(shù)百米高處的山巔一直崩塌到帕江岸邊。

      2010年9月29日15時45分,我終于站在了排龍出口,完成了對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左岸的穿越夢想。

      雅魯藏布江左岸徒步攻略

      路程

      2010年9月16日,我們一行4人和向導、背夫共16人,離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左岸的達林村,歷時14天,于2010年9月29日至排龍出口順利結束,成功穿越了雅魯藏布大峽谷左岸加拉白壘一線。沿途經(jīng)過如下:

      拉薩--林芝--八一鎮(zhèn)--派鄉(xiāng)--吞白村--達林村--赤白村--加拉--加拉冬各--大智曲珍--力古冬果冰川--章根拉埡口--喜噶隆巴冰川--奶通--列曲隆巴--門中村--扎曲村--排龍出口。

      營地

      牛場營地(海拔2856米)--加拉巴東營地(海拔2836米)--臨時營地(海拔2963米)--加拉冬各營地(海拔2776米)--大智曲珍營 地(海拔2684米)--鐵礦營地(海拔2672米)--力古冬果冰川營地(海拔3677米)--章根拉埡口營地(海拔4718米)--加拉白日營地(海 拔3479米)--奶通營地(海拔2743米)--列曲隆巴營地(海拔2873米)--門中村(海拔1692米)--朵赤洞營地(海拔1756米)。

      穿越中通過的跨江橋

      (河流的左右岸以面向下游為準,而港口的左右岸以面向進港為準。)

      第一座,派鄉(xiāng)去往雅魯藏布江左岸的橋,經(jīng)此橋沿雅魯藏布江左岸到吞白村,達林村等。

      第二座,門中村去往扎曲村的5號橋,距離排龍出口1號橋約24公里。

      第三座,扎曲村沿帕隆藏布江過4號橋到帕隆藏布江右岸,徒步一小時后到達朵赤洞營地。4號橋距離排龍出口1號橋約20.25公里。

      第四座,從朵赤洞營地沿帕隆藏布江右岸過3號橋到帕隆藏布江左岸。3號橋距離排龍出口1號橋約13.5公里。

      第五座,沿帕隆藏布江左岸過2號橋再次在帕龍藏布江右岸行進,2號橋距離排龍出口1號橋約3公里。

      第六座,排龍出口1號橋,過帕龍藏布的支流。

      上述六座橋除了第一座是新修的水泥橋外,其他五座都是鋼絲繩和木板構成的掛滿了經(jīng)幡的吊橋。

      天氣

      本次穿越時間在九月,在穿越的十四天里,正處于雅江峽谷的雨季末期,因此穿越期間有十天半在下雨,一天陰天,二天晴日。穿越行程中最低海拔為1692米,最高海拔為4784米,因此,最低溫度在0℃左右,最高溫度為25℃左右。

      食物

      穿越期間的主食為糌粑、酥油、藏茶磚,少量的快餐面、風干肉、榨菜、辣椒、食鹽等。

      糌粑是進入大峽谷最佳的主食,它能夠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確保補充穿越過程中體能的劇烈消耗。并且相比米、面等需要大量配菜的主食外,糌粑是最節(jié)約、輕便、快捷的主食。

      背夫們帶的風干肉,一種是藏香豬的,另外一種不是。藏香豬肉吃起來香脆可口,另外一種吃起來完全是生肉的感覺,咬不動且難以下咽。

      在大峽谷穿越第六天的鐵礦營地吃了一袋快餐面,我才真切地感到了人類對食物的貪婪,遠不僅在于追求其滿足生存的需要,更追求感官的享受。整個行程里共吃了三次,兩次在鐵礦營地,一次在穿越第八天的章根拉埡口營地。

      在大峽谷穿越第九天的加拉白日營地,因為淋了一天的雨,背夫們做了極能御寒的辣椒湯和米飯。辣椒湯和米飯整個行程吃了兩次,都是在加拉白日營地。

      衣物

      沖鋒衣褲、速干衣褲、抓絨衣褲、棉服、內(nèi)衣等,登山鞋、徒步鞋、溯溪鞋各一雙,負20溫標的羽絨睡袋、防潮墊、天幕等其它露營必備用品,墨鏡、頭巾、帽子、護膝、雪套、雨衣等防護用品,洗漱、護膚、防曬等個人生活用品。

      裝備

      75 10升和28升的2個多特背包,防水袋、塑料收納箱各一個(裝著藥品和器械)。

      尼康D80單反、佳能D10防水相機各一部,索尼10寸筆記本一臺,電池10塊,南孚電池一盒及交直流充電器等。

      安全帶、主鎖八字、扁帶、動力繩、手升、滑輪等安全裝備,登山杖一對、頭燈、刀具、救生哨、指南針等基本徒步裝備,套鍋、水壺、過濾水壺等生活用品。

      藥品

      醫(yī)療器械:手術剪、手術刀(刀片若干)、30ml注射器1個。

      外用藥品:碘氟消毒液、雙氧水消毒液各3瓶;各種醫(yī)用敷貼若干,醫(yī)用膠布、棉花、繃帶若干,安全套若干;季德勝蛇藥、云南白藥,紅花油,扶他林,各類抗過敏膏藥若干,氯霉素眼藥水,潤舒眼藥水。

      口服類:速效救心丸,地塞米松,氨茶堿,百服寧,泰諾,安乃靜,去痛片,葡萄糖,口服補液鹽,21金維他,瀉立停,諾氟沙星,藿香正氣丸,嗎丁啉,阿莫西林,息斯敏。

      防范動物

      具有攻擊性的動物:棕熊、野牛、野豬、毒蛇、螞蟥、蝎子等。具有攻擊性的昆蟲:蜱蟲、野蜂等。個人認為,在雅江峽谷里的螞蟥是最令人恐懼且難以抵抗的動物,它們成群結隊的發(fā)起攻擊,沒有人可以招架。只能盡量不讓自己的隊伍拉長線,集中在一起迅速通過螞蟥密集區(qū),才能減少被螞蟥成群攻擊的概率。

      攝影師簡介:

      韓宗萍,網(wǎng)名柳如煙,戶外愛好者,曾攀登梅里雪山、奧太娜、木雅貢嘎等山,穿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左岸,獨行茶馬古道。

      張鷹,網(wǎng)名花雕,資深戶外人,曾登頂希夏邦馬峰、慕士塔格峰、哈巴等多座雪山,徒步穿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左右兩岸。

      攝影師手記:

      徒步、登山、攀巖、巖降、溯溪……什么地方需要你一一運用這些戶外的技巧?答案是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左岸!

      徒步穿越雅江峽谷左岸無人區(qū),遭遇野蜂、螞蟥的成群襲擊;攀爬破碎的巖石山脊,忍受缺水干渴的煎熬;溯溪巖降,感受冰川河谷的刺骨寒冷;雨渡溜索,如蝶般“飛”過咆哮的列曲隆巴……所有這些都將是你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里所面臨的挑戰(zhàn)。

      “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已知的只有困難和挑戰(zhàn)?!边@或許是我在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左岸之后最真切的感受。一直在心里認為,酷愛戶外運動的人骨子里充滿了野性,以至于在敬畏自然神靈的威嚴的同時又渴望了解那些尚不為人知的自然世界,這樣的心態(tài)讓我開始了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左岸的旅途。

      然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也讓我們不虛此行,充滿了未知困難的穿越,挑戰(zhàn)不斷的激發(fā)著我們的潛在體能,行走著、攀爬著,我們見識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那絕世的容顏,奔涌不羈的雅江水,隱秘的加拉轉經(jīng),夢幻般的原始森林,遺世獨立的雪山圣地,溫潤神秘的澤國奶通,飄渺于世的云中村落……所有的一切無不讓我們心醉迷離。

      是否是穿越這條線路的第一支探險隊伍?是否是穿越這條線路的第一個中國女性?這些都不重要!但我有理由驕傲和自豪,因為我用自己的激情和熱血走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左岸!

      責任編輯 / 楊鑫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