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路
發(fā)布時間:2013年07月24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湟源望果節(jié)
熱鬧非凡的青海湟源望果節(jié)。
巖畫
青藏公路沿線隨處可見的巖畫。
青海湖
每年7月前后,南方的油菜早已結(jié)籽收獲入倉,而海拔3200多米的青海湖一帶,油菜花卻正開得喧囂。
茶卡鹽湖
“茶卡”藏語意為“鹽海之濱”,茶卡鹽湖總面積105平方公里,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jié)晶鹽湖。
都蘭
素有柴達木“綠洲”之稱的青海省都蘭縣,早在1500前,都蘭縣就是“唐蕃古道”青海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zhèn)。
夜幕降臨的都蘭。
格爾木
“格爾木”為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進城后不久,就能看到一個名為盤古開天地的石雕。
格爾木平均海拔2800米,面積76663平方公里,青藏鐵路由此通過。格爾木的秋季時間非常短暫,金黃色的秋景也是轉(zhuǎn)瞬即逝。
玉珠峰
昆侖山東段最高峰,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語意為“青色的山梁”(一說為“美麗的少女”)。藏語稱該地區(qū)為“阿欽公加”。
可可西里被譽為“生命的禁區(qū)”,但正因為如此,給高原野生動物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可可西里可愛的藏野驢。
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一條鋼鐵游龍史無前例地穿越了可可西里這片神秘的土地。
唐古拉山
“唐古拉”為藏語,意為“高原上的山”,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條近東西走向的山脈。山脈高度在6000米左右。攝影/王洪
如今山口處建有青藏軍魂塑像紀念碑及標志碑,厚厚吉祥經(jīng)幡和哈達為青藏奉獻出生命的靈魂敬仰和祈福。攝影/姜曦
唐古拉山口是青海和西藏的天然分界線,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埡口,不僅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也是世界公路的海拔最高點。攝影/姜曦
安多
安多以唐古拉山主脈為脊,無數(shù)大小山峰透迤連綿,高低起伏,由西向東。境內(nèi)湖泊星羅棋布,河流交匯縱橫。攝影/王洪
安多人民熱情好客,每當來客時都要迎上前去向客人問一聲“嘎地”(辛苦了)或行貼頰禮。攝影/王洪
措那湖
怒江的源頭湖——措那湖,每到藏歷龍年,成千上萬的信徒會從四面八方趕來朝拜。攝影/張超音
那曲
位于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的那曲,古為蘇毗部落,是土蕃王朝主要的軍事糧草和馬匹供應(yīng)基地,唐宋以來為主要交通驛道。攝影/王洪
青藏鐵路通車以來,為那曲帶來了巨大驚人的變化。攝影/王洪
那曲草原上的藏式建筑。攝影/姜曦
那曲牧羊人。攝影/張超音
轉(zhuǎn)經(jīng)的老人。攝影/張超音
高原之子。攝影/張超音
納木錯
晨曦中神秘的納木錯圣湖。攝影/張超音
念青唐古拉山映襯下的天湖納木錯。攝影/姜曦
納木錯湖畔的扎西島。攝影師/張超音
納木錯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圣地。攝影/姜曦
納木錯湖邊的瑪尼堆。攝影/王洪
納木錯鮮有人至的湖畔冰川,不遠處就是扎西島。攝影/張超音
念青唐古拉山
“念青”藏語意為“次于”,即此山脈次于唐古拉山脈。攝影/王洪
翻越海拔510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攝影/張超音
在念青唐古拉山口艱難行進。攝影/張超音
羌塘草原
念青唐古拉山腳下的羌塘草原,綠得醉人心魄。攝影/張超音
楚布寺
距今有八百年歷史的楚布寺,位于拉薩以西60公里的楚布河上游。攝影/張超音
拉薩
薄霧中的布達拉宮。攝影/張超音
布達拉宮前虔誠的朝拜。攝影/姜曦
大昭寺中,轉(zhuǎn)經(jīng)筒見證著人們的虔誠。攝影/姜曦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