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逍遙居——黃龍島
發(fā)布時間:2013年11月29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范菁
初見黃龍島
一艘船的靈魂
能帶領一群人披荊斬棘的注定是這群人的靈魂,而船老大無疑是這艘捕魚船的靈魂,提升船老大的綜合能力就是提升整條船盈利的必由之路。盧四平,46歲,一艘120匹馬力中型捕魚船的老大。
昨天在港灣邊遇見盧四平的時候,還不知道他就是堤岸上這鋪天蓋地的魚籠和漁網(wǎng)的主人,只知道他是位船老大,因為他的頭頸里掛著沉甸甸的金項鏈。觀察過一個現(xiàn)象,在浙東沿海跑船的人群中只要看見頸子里或手腕上帶根大粗金鏈子的一般都是船老大。
似乎外地來打工的船員更珍惜這份工作,可能水性比不過當?shù)卮瑔T,但普遍在船上是最勤快最不惜力的那群。
我問盧四平這艘船一共裝了多少個圓形框架魚籠,他讓我猜一猜。我想漁民們都喜歡吉利數(shù)字,估摸了下地上擺放魚籠的狀況,說大概是三十六個吧,還真讓我猜對了。
南港西岸滿地的魚籠一串串被送進盧四平的魚艙,從下午兩點到三點半,只裝了三分之二。為了到山上拍攝夕陽,我只能提前與盧四平告別??匆娝拇w上是一幅黃山迎客松上的旭日東升圖,我就對他和幾位船員說了幾句類似的祝愿話。
一人一船一片海
正在抬貨的兩位我認識,一位是獨臂40多歲的男人,在碼頭開了家小賣部,這小賣部微型到只開了一扇窗戶營業(yè)。另一位是50來歲的婦女,剛才還在碼頭上清理著魚兒。船艙中除了海蜇還有些20公分左右的小魚。
大約10來分鐘后他才收拾好這個長籠。休息當口,我問他:“今天收獲怎樣?”他露出一排牙齒笑笑回我:“還行,有一船海蜇加些小魚?!蔽矣謫枺骸敖惺裁疵郑俊薄袄蠲?,明天的明。”看這小伙子很好聊天,我就在他勞作的空隙跟他多了些交流。
昨天晚上三四點的時候他從南港出發(fā),開了3個小時左右到稍外圍一點的海域捕魚,上午十點左右回到碼頭。這一趟消耗柴油約30元,船上收獲的海蜇大約可賣兩三百元。我給他算了筆經(jīng)濟賬,每月的收入跟他的辛苦和風險程度不能相稱。
李明說他沒有選擇去大漁船當船員是因為自己出船自由方便些,而且等有機會賺到些錢后可以再換大些的漁船。他說雖然只有自己一個人出海,但自己用的捕魚器械比較省力。他船上的魚籠使用方法是一端拴在船上,另一端拋到海中,海中如果有蝦蟹,會以為是很好的筑巢場所,便會紛紛游入籠內,每節(jié)網(wǎng)側面都有兩個入口,入口的設計是讓魚兒蝦兒有進無出,他要做的事情就是間隔一段時間將網(wǎng)收起,然后倒出即可。
李明的船雖然小,但他能一人駕馭這支看上去弱不禁風的小舟漂在海中討生活,這對他的海洋、天文知識和體能的綜合要求很高,所以能堪稱“獨立船長”。在黃龍島,由于讀書的普及和年輕一輩吃不了苦,漁民的年齡出現(xiàn)了斷裂層,后繼之人越來越少,現(xiàn)在解決的辦法是招募從四川、安徽等地前來打工的外鄉(xiāng)人作為補充。大部分漁民年齡都分布在30歲以上,以40多歲為主力軍,像李明這樣年輕的“獨立船長”已經(jīng)很少見了,他是這個島上勇敢的人。
海島生活
據(jù)記載,清光緒元年起,黃龍島北港屬江蘇省太倉州崇明縣管轄,南港歸浙江省定海廳。1934年,北港設五龍鄉(xiāng),屬江蘇??;南港設黃龍鄉(xiāng),屬浙江省。1951年后,南、北二港始合建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黃龍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地南港村。根據(jù)考察這個島嶼在16世紀前就有人定居,但在清初因禁海而荒廢。現(xiàn)在的居民是康熙年間才從浙江其它臨近地區(qū)遷入的。
現(xiàn)在的黃龍島除了漁業(yè),沒有其它重點產(chǎn)業(yè),所以島上飯店不多,幾乎沒有游客。
回曰:“漁民的老婆最幸福了,丈夫一外出捕魚,老婆在家就天天搓麻將,高興了還能去泗礁島菜園鎮(zhèn)上玩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最苦就是男人了?!背跏悸犨@話以為是個別人的片面說辭,沒想到幾天內碰見好幾位島民都是這么認為的。
顯然現(xiàn)代漁民出海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漁民的妻子從過去的“望夫石”轉變?yōu)閸u民們羨慕的對象了,而男人們自然也不會放過不出海時,與孩子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勝船老人,73歲,當了27年的船老大,就住在石屋村的頂部。
每天我上山頂晨迎朝陽暮送夕陽的時候就會經(jīng)過老人的石屋,石屋后面是一片小小的菜地,今天從山上往下走的時候碰到老人在澆菜園子。
當勝船老人告訴我名字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樣的名字太適合漁民了,抑或是因為老人的父母是漁民,所以才取了這個名字。
老人38歲的時候當上了船老大,風里來雨里去辛苦了27年,到65歲退休在家?,F(xiàn)在兒子也是船老大,明天就要跟其它船只一樣出海捕魚了。老人有四五個孫子、外孫、外孫女,有的還在讀書,但不會再有這一代的人做漁民了。
別過老人,站在屋頂上,看著港灣漸暗,漁火星星點點亮起來,愜意地享受這一刻。問過島上的私人“出租車”司機,黃龍島的治安很好,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令人擔心的事情,因為這個小島只有一個小小碼頭可以出入,小偷小摸的容易被發(fā)現(xiàn)跑不了。如果有臺風,則全島居民都在家打麻將,聊家常,看海發(fā)呆……
嵊泗黃龍島行箋
【交 通】
第一段:上海洋山深水港沈家灣碼頭至泗礁島,可擺渡車與乘客,擺渡船票價:198元/輛車(帶一名司機),62元/人,每日兩個班次。第二段:泗礁島五龍鄉(xiāng)邊礁岙至黃龍島峙岙,只可擺渡人,15元/人,每日六個班次,上午、下午各三次。
【住 宿】
黃龍島龍元大酒店,電話:5812688,150元/標間,沒有網(wǎng)線,需自帶無線網(wǎng)卡。
【美 食】
島上大部分都是漁民及從事漁業(yè)工作的家屬、雇工,海鮮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各類東海魚類例如小黃魚、朱梅魚、鮸魚、白魚、龍頭魚及螃蟹、海蜇等都是美味佳肴,可在島上的小飯店內享用。
【攝影師手記】
南港雖然是個避風港灣,但因它直接面對外海,所以灣內還是波濤涌動,我第一次看見有漁民坐在一塊1米多見方的白色泡沫上,僅憑一支槳從遠處的海面慢慢劃水過來的時候,還是吃驚不小。
海浪的走勢是涌上一波又往回退一波,這沒有多少分量的泡沫必然只能隨波逐流地前進一米倒退半米了。我站在碼頭上看見過幾回漁民們從大船回到碼頭的時候,不等駁接擺渡小船,而直接自己劃著泡沫墊穿過整個南港港灣上到碼頭。這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省幾塊錢的擺渡費還是覺得自己對水有完全的熟稔和使用能力?很后悔沒有問一問。
【攝影師簡介】
范菁,建筑師、攝影師,游歷中國所有省份及多個國家,擅長地理風光和民俗人文攝影及撰稿。
責任編輯 / 楊靜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